北京東明時光國際咨詢中心執行主任、首席情緒與行為管理顧問趙邵?先生認為,像小李這樣在社交場合容易緊張的情形,只要方法得當,是很容易克服的。
趙主任說,其實,人在陌生環境有一點緊張是正常的。它可以幫人及時發現環境中的不利因素,保護自己。但人的情緒反應應該與這種刺激量相匹配。在社交場合容易緊張的人,往往將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情緒反應上,而忽略了交往本身。事實上,很多情況下,對方并不知道你是否緊張和為什么緊張。
他提出了幾種克服焦慮的方法:
首先,要多學習。參加一些專業人士組織的培訓班,跟著別人去社交場合鍛煉。多觀察別人,多向別人學習。
其次,循序漸進。先跟很熟的人交往,逐步過渡到不太熟悉的人,再過渡到陌生人。從交往時間上來說,剛開始可以從5分鐘開始,然后到10分鐘,不斷增加。
第三,要學會轉移緊張情緒,不要用不好的心理預期否定自己,而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最好。要抱著一種敢于展示自己的心態。多鼓勵自己“緊張又能如何”、“沒什么大不了的”……另外,心理治療對解決這個問題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職場貼士:平時一定要跟老板搞好私人關系, 讓老板在找人做“頂雷”的工作時,也會考慮值不值得犧牲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