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在某酒店或者某公司門口您也許看到過這樣一張培訓通知:“XX公司現誠邀餐桌禮儀師XXX和行為禮儀師XXX于11月20日在XX大酒店舉辦餐桌禮儀和行為禮儀的培訓……歡迎有志之士前來參加交流。”看完后也許您會覺得,這餐桌禮儀不就是教人如何陪酒么?和人交流也用培訓?
其實,在以往招聘會上記者就了解到,現在不少企業認為“會喝酒、K歌、打球、打麻將、打牌”的員工具備更圓滑的處理和客戶的人際關系,這些“軟技能”出類拔萃的員工往往比高學歷的畢業生能更早地進入到工作狀態,所以不少企業對擁有“軟技能”的人才往往垂涎若渴。而年終企業對員工的培訓內容,也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多的涉及到對“軟技能”的培訓。
“職場禮儀課”:讓我避免“失禮”的尷尬
當企業紛紛把“顧客就是上帝”奉為最高指導原則時,服務也成為企業用人的特質。現在,不只是飯店、航空、旅游等傳統服務業重視服務,科技業客服工程師、房地產售樓業務員等,要想有出色的表現,也都要靠出色的服務。
李強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銷售職員,他告訴記者,公司在11月中旬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職業禮儀”培訓。培訓之前,公司辦公室領導就告訴他和同事們,這次培訓公司非常重視,因為這是公司專門請有關專家對公司各部門員工現有工作狀態進行分析后,對提高員工“軟技能”特設的培訓班。
商務見面的時候,是女士還是男士先伸手握手?不懂禮儀的李強就吃了一記“悶虧”。李強尷尬地說:“在與客戶見面時,為了顯示自己的熱情,我很熱情地伸出自己的雙手,準備和對方握手。而對方似乎不喜歡握手,一直沒有回應,我伸出的手只有尷尬地懸在空中,不知所措。”“后來參加了禮儀課,才知道原來商務握手,一定要女士先伸手,我就犯了禁忌,自己鬧了這么大的笑話。”李強說,現在才知道自己把很多職場禮儀都弄錯了,例如遞名片時應把文字朝著對方,穿皮鞋時不能穿牛仔褲等。“想想自己原來工作時的樣子,真是幼稚和可笑啊。其實,有好多時候過于熱情并不一定是好事。”李強笑著說。
“溝通能力培訓”:我要擺脫“老黃牛”的外號
隨著企業間競爭的不斷加劇和商務交往的日益頻繁,演講口才和溝通能力已經在現代社會中變得越來越重要。良好的領導口才與管理溝通能力更是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如果你在公眾面前講話時恐懼緊張、面紅耳赤、大腦一片空白,那么就要想辦法彌補這一方面的欠缺,否則,你將會喪失很多就業、晉升、創富的機會。
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工程師,負責公司軟件和硬件系統的維護和搭建。公司網絡部一直缺少一名經理,而王先生已經在公司工作了4年,在網絡部算是資歷最深的老員工了,原本以為這個經理非他莫屬,然而公司卻要求所有部門經理競爭述職,這下可難倒了他。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平時表達能力不錯,但是一上臺面對眾人做報告,就特別緊張。
為了準備這次演講,他連續準備了一個多星期,可最后效果還是很一般。“一上臺面對這么多同事和領導我就緊張,在我述職的時候忘了好幾回詞。而另一位比我年輕的同事,在臺上講的繪聲繪色,受到了領導的一致認可。”王先生郁悶地說,“后悔有什么用啊!光會干不會說,在單位都被別人叫做‘老黃牛’。”
王先生認為,當務之急是上一個實用性強的溝能技巧班,來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才能。在參加了公司舉辦的“溝通能力培訓班”之后,王先生明白,除了參加社會上的培訓班訓練口才外,平時還要多注意讀這方面的書籍,多與人交流,有意識地練習溝通技巧,畢竟溝通是個“軟技能”,不是上幾天培訓課就能立刻提高,積累很重要。
專家:“軟技能”在很多崗位上必不可少
德州學院就業指導中心劉曉東主任說:“職場就像江湖,競爭無處不在。職場競爭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學歷和文憑等硬實力比拼,為此,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開始將目光投向更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軟實力’比拼中。在一些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中,‘軟實力’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當然,我更希望學生們是能軟硬結合,才能勝任職場的需求,才會更容易達到成功。”
劉主任表示,“軟能力”也可以叫做輔助能力,是在專業知識能力之外的社會輔助能力。“軟能力”對于學生求職、擇業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但是,職場“軟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同于硬實力,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可以掌握,“軟能力”的形成注重的是日常的積累,甚至需要經過長期的修煉才能獲得。每個人可以因人而異,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一張“軟能力”清單,隨時做好自我盤點,一方面補強自己的弱項,另一方面將強項發揮出來,提升自己的“軟能力”。職場貼士:對于同是應屆生且無工作經驗的競爭對手,優秀與不優秀的差別在于:你的個人品質,專業知識,以及學校的學習、工作經歷,以及實習經歷,如果你的英語很牛,恭喜你,找工作中你可能得到驚喜。
下一篇:白領為何變成職場恐會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把握12個心理距離 贏得職場友誼和前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