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第三位進會場者一般選擇第8號位子,第四位進會場者一般選擇3號或4號位子,這里,所有參加實驗的人都是互不相識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選擇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陌生人之間自由選擇座位時一般遵循這樣的法則:既不會緊緊地挨著一個陌生人坐下;但同時,也不會坐得離陌生人太遠。如果你真的緊挨著一個陌生人坐下,那么這個人就會急促地把身子移向另一邊,有的甚至會移到另一個空位子上去,你這時會感到很尷尬。為什么相互間會有這么別扭的感覺呢?這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個人空間。但是,假如你坐得離那個陌生人太遠也不行,因為這可能會無聲地傷害那個人,他可能會感覺到你是在嫌惡地躲避他。因此,挑選兩者之間的位子,一方面可尊重別人的個人區域,另一方面又可以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避免別扭。這就是旨在維護個人空間的適當疏遠原則。當然,當人數增多時,個人區域就會變得很小,這樣,即使每個人都緊緊地挨著陌生人坐下,也談不上相互間的傷害,而且誰也不會有別扭的感覺,這就是一種可以預測的、無聲的空間選擇規律。
上海作家沙葉新曾在東方電視臺的《東方潮》欄目中拍過這樣的節目,請一位男青年在上海繁華的大街上有意地去緊跟著別人走,或緊挨著與別人并排著走,攝影師偷偷地拍下路人的反應。結果,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那些被陌生青年侵犯了個人空間的路人表現出種種緊張和措手不及的窘態:所有被跟隨的路人都困惑或焦慮地看著這一青年人,甚至很多路人慌不擇路地跑進了附近的商店躲起來。這正是通過對他人個人空間的侵犯而引致路人緊張的事例。所以,在與陌生人相處時,為了彼此間的協調,請不要侵犯了彼此間的個人空間。
職場貼士:透露力有未逮之處。舉例說,由于家累,你無法同意下午五點以后留下來加班,你沒有必要主動自暴其短。這條策略當然也有例外,如果雇主明言員工必須同意偶爾留下來加班,而且這是該職位的先決條件,你就一定得實話實說。請記住:某些狀況臨場會有變化,要自行斟酌;萬一到時候公司對你提出某種特殊要求,說不定你的狀況已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