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總經理,下至普通職員,對于薪資當然是多多益善啦!薪水高不但花得舒暢,活得瀟灑,同時也是自己能力的充分體現。但你得到多少,往往也要付出多少。不過獲得高薪還是有一些竅門的。
公司是否前程可觀
如果公司經營狀況堪憂,追求高薪無異于緣木求魚。選擇公司時,必須注意到以下幾點: 公司體質是否健康? 結構不良的組織,個人再努力都很難力挽狂瀾。領導人是否具備前瞻性眼光?如果領導人具有前瞻性眼光,組織將具有擴充性,績效空間因此具有發展性。薪資增長自然水到渠成。產品是否具有前景?產品決定了企業效益。如果企業的產品利潤微薄,就像在打肉搏戰,沒有羸的機會。
了解公司的薪金制度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薪資制度。薪資與績效的相關度有所不同。有些企業強調年資或資歷的重要性;績效反而不是決定因子,有些企業強調結果;有些企業則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一個達不到業績標準的業務代表在強調結果的企業里,沒有任何調薪,但是在過程與結果并重的企業里,很可能會因為嚴謹的業務過程,而得到若干調薪。有的公司強調個人表現,有的公司則極為看重團隊表現。因此,要想得到高薪,必須確實了解公司薪資制度的精神及重點,力求績效可視化,就已經為獲取高薪鋪下康莊大道。
設定目標,約定薪酬
大部分人不太習慣對主管提出薪資上的要求,一方面因為主管本身的權限有限,另一方面是自己不知如何去談。有些人因此形成了“給我多少錢,我辦多少事”的迂腐觀念。其實,上班族可以善用目標設定的方法,和主管約定薪酬的幅度。盡管在理論上講,公司付給員工薪水,就是期望員工完成工作說明書所規定的職責,但上班族仍應該明確制定合理的個人目標,如在特定期間內能提供多少貢獻,完成多少目標,展現多少價值。以此為基礎,來和主管講座達成目標后的薪酬(包括調薪)。當然,這里所指的貢獻、目標、價值應是水準以上的表現,如果僅為水準或水準以內的表現,已經被每月的月資所包含了,就談不上所謂的獎酬了。
在“熱門”里攪
如今科技進步,資訊發達,企業競爭已從傳統的產品戰,演變成為行銷戰、策略戰等全面性的競爭。企業之爭便是人才之爭,掌握關鍵技能的人,已成為企業競爭的利器。這類人才成為企業高薪聘請的對象。上班族應該時時注意整體企業環境正發生哪些轉變,并且思考在這樣的轉變中,企業需要什么技術或才能,以便及早準備,提升自我價值。
這里除了強調要掌握關鍵技能,更強調要建立一套快速掌握關鍵才能的學習機制,一旦關鍵才能不再“關鍵”,立刻建立下一個關鍵才能,使個人價值在持續挑戰中水漲船高。
接受高績效的挑戰
高薪也來自于個人工作的高績效。但績效表現不錯卻未必得到相應報酬。這主要是因為主管沒有看到你的績效,或是不經意間忽視了部屬的表現。比如:一位員工協助主管完成了一個項目的規劃,盡管得到管理層的肯定,但后來項目因故終止,主管很可能就會忘記這位員工在這項工作中的出色表現。因此,聰明的上班族不僅是創造績效,更應力圖使績效“可見化”。最簡單的做法是,為自己建立績效清單,每季或每半年填寫一次。一旦有了績效清單,在年終考核面談時,可以成為有力證據,爭取較高的績效評估,增加調薪水準。
無限修煉,永保“錢程”
最后一招,也是最重要的一招,就是不要追求高薪,而要追求增加個人的價值。薪資是反映一個人或一件工作的價值。如果一味追求高薪,而忽略了薪資僅是個人價值的反映,不免舍本逐末。沒有個人價值為基礎的高薪,將僅是一時之快,創造價值的環境、修練及表現價值的要領,全部皆以價值為核心。所以,追求高薪的第一步是要忘記自己要追求高薪,而盡全力創造價值及表現價格。
職場貼士:盡管你現在不是老板,但你一定要以老板的心態做事,直到有一天,你也成為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