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認識一位外地闖北京的女孩,高中文憑,闖勁十足,短短一年竟換了4個工作。她對自己很有信心,言語中時而流露出“不行,我炒老板魷魚”,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覺得公司領導水平不高,對待自己不夠重視,總是尋思其他出路。后來雖幾家公司聘她,工作依然無聊,很快喪失了信心。
頻繁的工作轉換,往往是不僅沒有鍛煉自我,反而使自己的境遇越來越差,錯在哪里了呢?
善待生命珍惜前程
我認為有利于自我發展的跳槽,是應該鼓勵的,但現實情況是很多跳槽的人往往不知道該怎么選擇職業道路,“只知道不滿意就走,反正單位多的是”,這就值得人們深思了。
人生有限,應該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人的一生中,掐頭去尾,實際工作時間只有30年左右,在這段時期內,誰都希望干成幾件事,不至于“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職業選擇是為了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從而發揮自我價值,有所作為,所以職業選擇一定要慎重、認真,本著對自我發展負責的態度,不高估、也不低看自我,確定自我努力方向、領域、待遇要求。一旦確定工作就要認真干一段,爭取早點干出成效來,以作為個人能力證明。同時要有清醒頭腦,知道自己的斤兩,對自己力不勝任、引不起興趣的崗位即使待遇再誘人、再好也別去。如果自己沒有個明確定位,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搞不清,長此下去,結果在哪里也扎不下根,毀掉自己的前程。過去我們提倡“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敬業精神,今天重提依然有著積極的意義。
不負責的跳槽是對自我的否定
頻繁跳槽者再求職會變得困難,一個重要原因是頻繁跳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招聘單位的反感,畢竟誰都不愿意自己的員工三天兩頭地打辭職報告。對于那些頻繁跳槽的人,會有一個很自然的結論:要么工作能力不強、表現不佳;要么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包容性差;要么不能很好地適應工作,缺乏學習、適應能力。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任何企業都會想方設法留住人才,特別是隨著企業對忠誠員工價值認識的提高,更傾向于內部員工的合理職業發展管理,使之能力提高以適應企業的發展。那些有能力、得到重用的人才,正處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期,又怎么會輕易地離開企業呢?只有那些在公司發展不順利、個人不得志、老板也不滿意的人才會跳槽。從這一點看,頻繁跳槽本身就是對自己的否定。
進入一家新公司,從熟悉業務、環境和規章制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理解認同企業理念和文化,到磨練出獨擋一面的才干和融入組織,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進入角色,才能得到提升才華的機會。心態浮躁,總想“另攀高技”,不但會給企業帶來損失,也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奉勸還在頻繁跳槽的人們,冷靜下來做一番自我職業發展規劃,切莫只為了眼前利益而消耗人生值。
職場貼士:簡歷是要把你所有優點都要很好的展示出來,所以簡歷要多動腦筋,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過于夸大其詞,但還要給人留下印象,留下懸念,讓他看了你的簡歷,還想在見到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