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大多數企業經營者對企業引入職業經理人機制持觀望或謹慎的態度。從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來,職業經理人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業內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關注者多,吃頭啖湯的人可能也有頗多感受。職業經理人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倍受爭議。這主要圍繞著三個方面展開:能力問題、品質問題和信心問題。
職業經理人的能力一般可以通過業績考核來證明。如果企業在聘用職業經理人前,不太了解職業經理人的底細及能力如何,也可以通過測試來進行初步的證明。所以,這一點企業經營者們并不擔心。引致企業經營者們最擔心的是:對職業經理人的品質問題和對對方的信心問題。一個人品質怎么樣,初次見面僅僅一兩句交談是不能全面掌握的。就算當初談得好印象好,也不能保證在后來的工作中這位職業經理人會變質。
職業經理人的品德問題實質是一個道德性的問題。中國歷來信奉孔孟儒家禮教思想,道德觀念頗深。但是人在商場,難免爾虞我詐勾心斗角。一個人可能會受到功利的誘惑而出現背信棄義的現象。這種情況經常出現。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品質問題主要表現在:
1、 出賣企業商業秘密。因為受競爭對手的功利誘惑而失節;
2、 欺上瞞下。為擴大自己的業績與經銷商里外串通一氣,從而構造渠道隱患埋下禍根;
3、 大搞政治運動。在企業內部秘密培植自己的勢力,說一套做一套,打擊其他潛在威脅;
4、 盜用企業的資源來中飽私囊,貪污受賄或伙同下屬作案;
5、 在掌握公司核心技術和渠道資源后,自己伙同他人創業,同時大挖公司墻角;
……
職業經理人同時有這么多的道德品質問題,自然也就成了企業經營者的一塊心病。這塊心病不除,企業經營者們永遠也不會大膽地啟用職業經理人。
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問題其實是一個個人性格、學識和職業修養的綜合體現。目前,國內所謂的職業經理人大多數還不算是真正的職業經理人。因為高度不同,理念不同,為人處事的方式不同。在對待事業價值觀和個人職業價值觀上具有太多陰暗的東西。這些人因為自己的生計問題可能把錢放在第一位,這些人也可能因為權力欲問題而把個人地位權力放在第一位,在這樣的情況下,職業經理人就容易受到來自外部的干擾和誘惑,出現失節也就理所當然了。
曾經有位化妝品行業的區域經理就經常吃公司和經銷商的提成和回扣。每到一家化妝品公司就通常利用自己的渠道資源來要求公司的高額提成,同時通過許諾和最優惠的供應價向經銷商壓貨,并以此換取大量的回扣。這是把錢看得比什么還重的所謂“職業經理人”。這種人的眼里,除了錢之外,已沒有其他的道德可言了。
一個人的品德要靠外部因素來改變可能有點不太現實。職業經理人不神仙,也不是救世主。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凡人。就是再優秀的職業經理人也不會是十全十美的。
在我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這十余年來,我只信奉一個原則: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在我所為之服務的企業里,我只實實在在地做我份內的工作,并盡力把事情做好,不讓老板不滿和擔心。
職業經理人的道德完全構架在自己的價值觀和做人做事的原則上。價值觀不同和做人做事的原則不同,也就會出現相應的結果,這一切很難改變。
在另外一個方面,企業經營者對職業經理人缺乏信心。這主要在于擔心所聘用的職業經理人不能盡心盡力地工作,還有就是怕自己有一天被這些職業經理人架空了。不敢放權給職業經理人是導致大多數職業經理人與企業經營者失去向心力最終走向背叛的重要原因。
職場貼士:清楚自己的優勢,給自己定好位,有個明確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最好能有個職業生涯規劃,這里我一定要著重的強調一下,職業生涯規劃真的很重要,當然你還沒有工作經驗、上大學的時候的職業生涯規劃很幼稚,太理想化。但當你工作一年之后,一定要有個職業生涯規劃,規劃你要從事什么職業與行業,多少年后達成什么目標,這個很重要。現在的畢業生留給用人單位通用的印象是做事沒長勁,專業知識不扎實,換工作很頻繁,原因就在于沒有一個職業目標。工作換來換去的結果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什么工作還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