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要求社會對每個人都公正。上天借不公正給人以施展發(fā)揮的余地。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一個人的完善往往與磨練密不可分。不公正讓人們進取,同時造就英才。
我們不能要求人人都相互理解。理解難得才顯得可貴。
不公平是社會現(xiàn)實存在。比如說有些人家庭背景不錯。有的人碰到了機遇。
不公平也具有后效應,這可以理解為不公平的積累。在一個平臺上的發(fā)展回比沒有這個平臺要有利的多。具有資源優(yōu)勢的往往能夠在競爭中取得更多的資源。
換句話說,我們沒有理由要求社會對我們公正。公正需要自己爭取。
在我們做事的過程中,往往會難以兼顧公平的兩個方面,一個是作為人本身的公平,一個是效率的公平。前者的追求是大同,后者的實現(xiàn)則是能力、機遇、條件的統(tǒng)一。在我看來,沒有哪種公平能夠在人們的思想中長期居于主導地位。前者以王道訓導,后者以霸道鋪開,然而,哪一種公平最終都要反方向轉(zhuǎn)化。世界本來就是矛盾的,人怎么可能不矛盾,天人合一更顯示出這種矛盾,而人的最好做法似乎就是順其自然。但人要發(fā)展,人要能夠改變環(huán)境,支配自己、支配自己能力控制范圍內(nèi)的事物,這是人類前進的動力,我們不愿向命運屈服。
公平有兩類
一種是作為一種個體存在的公平
一種是作為資源載體的公平
這兩種公平是會偏離的。
度的把握
照顧個體存在的公平,是為了穩(wěn)定和和諧。
照顧資源載體的公平,是為效率和進取。
沒有絕對的無私。無私從來都是“我化”的結(jié)果。
一個人學習成績好與學習成績差都一樣,就有大多數(shù)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
一個人的工作業(yè)績與其報酬無關,就會使人失去工作的熱情。
多勞多得
不勞動者不得食
資源集中、資源優(yōu)化的積極性。
實際上,富裕家庭整體上生活質(zhì)量比貧窮的好。
這是不爭的事實。一些人總喜歡睜大眼睛說瞎話。自欺欺人。
這兩種公平的較量是自古就有的。
讓人覺得公平,覺得不委屈,是權謀的一個重點。
公平感覺的產(chǎn)生并不取決于是否得失對等,而是取決于均衡。
世界中本來就不存在絕對的平等。一些都是在均衡中相存相克相生。所以你提到的這些都是正常的。也許也可以說不是正常的。人與人之間都沒有足夠的人情味,何況對動物呢?人與人之間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平等,何況是動物呢?恐怖主義者在襲擊平民的時候,心里有著憐憫嗎?美軍轟炸平民的時候,有把其他國家的人民當人嗎?在印尼等國,吃人也不是什么新聞。城里人對民工的態(tài)度以及各種限制制度……弱者始終是在下層。這就是殘酷的現(xiàn)實。歷史上,從來就是君子得名,小人得勢。這就是霸道與王道的區(qū)別。君子證其仁義,那是以損失作為代價的。小人享受利益,真的就會良心不安?他說不定還笑話別人傻呢。存在著差異,就存在著不平等。但是到了沒有差異的時候,就到了寂滅的時候——世界是因為差異而豐富多彩。我相信其他物種滅絕的時候,就是人類滅絕的時候。但是這有什么辦法呢?人都是在為生存斗爭著。人口還在繼續(xù)膨脹,這意味著沒有其它物種的發(fā)展空間。 我不喜歡和別人談公平。 1、很多人說公平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他對比他更弱勢的人也不談公平。公平僅僅是他的一種工具和手段。他在說公平的時候掩不住自己的野心。 2、有的人提出公平是因為幼稚。當資源是稀缺的時候,就會存在著爭奪,其中陰招并不少見。然后成王敗寇,誰管是怎么個來路呢? 3、有的人談公平是因為他沒有了斗志和銳氣。這時候我往往刺激他們:有本事你就超過我呀,你超過我我是不會不服氣的。事實上我也不比他們好得了多少。 4、公平并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爭取的。自己爭取不來,只說明努力不夠。 5、公平有兩類。一種是作為個體的公平。一種是作為資源載體的公平。這兩種公平往往是矛盾的,扯不清楚。何必浪費時間。你可以不喜歡富人。但是如果一個人富了,還和其他人一樣,連生活質(zhì)量都得不到改善,那他辛辛苦苦賺錢干什么?
職場貼士:為什么要這么拼命?因為你必須對得起自己的良知。想要成為一個人際關系高手,第一步就必須先確認你的價值觀;若是你連這個都摸不清楚,就很難去看透人生的意義,更不用說什么成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