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雞文理學院附屬中學推出了一些新的管理舉措,其中包括以按指紋代替原來的手寫簽到和對暫時離開辦公室時間的限定,這些規定招致部分教職工的不滿,而校方認為這是新事物引發的正常反應。(10月13日《成都商報》)
這家中學對教師分秒計較的規定,筆者不敢茍同;遭到教職工的不滿,也在情理之中。
中學實行坐班制,并不等于教師的屁股就被徹底釘在了板凳上,動彈不得。連上廁所這樣的私事也對教師按分鐘計時,“超時”者要受到處罰,確實不盡人情,難以得到受約束者的積極響應不說。估計這個規定也“長壽”不了。
不過,針對部分教師所認為的上班簽到按指紋是一種侮辱,筆者卻不以為然。寶雞文理學院附屬中學校規的苛刻是一回事,其要求教師上班簽到的方式又是另外一回事。實行按指紋簽到的單位很多,如果一家單位的職工覺得這種簽到方式是對簽到者的“侮辱”并且這種看法正確的話,那么,其他所有采取按指紋簽到單位的員工顯然也遭到了同樣的“侮辱”。存在“侮辱”簽到者的簽到儀器本身,理該受到工商部門的查處,嚴禁在市場上銷售。既然指紋簽到儀器沒有被有關部門認定涉嫌侮辱被使用者,說明“侮辱”之說是站不住腳的。
應該說,“按指簽到”是種侮辱的之說是對指紋簽到儀的一種誤解。傳統的上班簽名做法,存在一定缺陷。比如,遲到者可以請其他簽到者“順手牽羊”,將自己的名字補上。這樣,是對單位的一種欺騙。如果是生產企業的工人這樣做,企業的生產則可能受到影響。簽到采用最新技術,引進數字電子設備進行控制,杜絕了簽到過程中作弊的可能,是技術進步的表現,也是樹立個人誠信的強制性手段。這種手段所包含的內容可以解讀為:通過技術文明確保社會文明的形成,其實質是作弊與反作弊的博弈,并無什么不妥。據近日報載,一些地方將在成人高考中引進“手機探測狗”,監視那些用手機作弊的考生,也是用技術文明監督考場文明的辦法。如果哪個帶手機進入考場的考生說主考方采取這種做法是對其“侮辱”,會不會成為一個笑話?如果這是笑話的話,那么,按指紋簽到是所謂的“侮辱”之說也只能是個笑話了。
侮辱的后果是受侮辱者的人格和名譽受到傷害。所以,鑒定一個行為對另一方是不是構成侮辱,關鍵要看對方的人格和名譽受沒受到損害。以按指紋簽到為例,證明是否準時上班,簽字和按指紋的本質作用一樣,是自己按自己簽,不會讓其他人恥笑,因此也談不上名譽受損的事。這樣,就只剩下一個人格的問題了。人格的內涵較多,這里主要指“人的能作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的資格”(據《現代漢語詞典》)。上班被要求簽到說明單位承認一個人是該單位的員工,即認可你的從業資格;準時上班是一個從業人員應盡的義務。鑒于此,簽到不僅不是對簽到者的人格侮辱,而恰恰是對其一種人格的尊重。所謂的“侮辱”,在法律上是很難得到支持的。所以,警方以“法律沒有相關規定”惟有拒絕干預也是有道理的。
職場貼士:不要嚼舌根:兩人出差時,閑談中議論其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善于肯定別人要比喜歡挑刺更能贏得上司的好感。尤其是在背后相互議論的時候,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更能體現你的寬容、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