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職場的風云總是變幻莫測,潮起潮落永遠無法確知。可每當新舊交替,身在其中的人們總還是忍不住想要揣摩一下來年:飯碗穩不穩?錢包鼓不鼓?運道好不好? 所以,讓我們一起來預測一下吧,2005年的職場“氣象”會怎么樣。對也好,錯也罷,記住一點,未來,捏在每個人自己的手心里。
職場氣候篇:大勢&競爭
大勢:行情利好
如果說在亞洲金融危機、網絡泡沫、“911”等一系列事件的負面影響下,近兩年的職場形勢總體上不那么令人樂觀,無論是大學畢業生,還是在職的職業人,都經歷了一段艱難的寒冬。然而,風雨過后總會見彩虹,走過2004年,人們發現,職場的春天似乎不再遙遠。
全球經濟回暖,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把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甚至地區總部搬到中國來了,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在海外上市了,新一批的優秀民營企業誕生了,互聯網業也開始回暖了……種種利好消息告訴人們,2005年的職場,盡管供大于求的總體狀況可能一時不能徹底改觀,但隨著崗位需求的增加,職場人的信心會更足———走過去,前面很精彩。
競爭:有喜有憂
職場大環境趨好,每個人所要面對的競爭小環境卻因人而異。在2005年里,職場的競爭依舊十分激烈,但對于中高級職業經理人和中低端的求職者來說,面臨的競爭態勢、面對的競爭對手又各不相同。
高端人才崗位競爭全球化
高端職業人群的飯碗將遭到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職業人士“覬覦”。無論是在中國的跨國公司,還是國內優秀企業,在中高層管理、技術人才的招募和選拔上都日益表現出明顯的全球化傾向。更多有實力的雇主們開始認同這樣一種觀點,在全球范圍內挖掘一流的人才,而不管他來自哪個國家。與此同時,中國持續增強的人才引力也正在吸引著來自中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東南亞、歐美等世界其他國家的職業人士主動前來工作。相比之下,國內一些新興行業的職業人士在技術、管理方面與國際同行尚有差距,且原先在薪資方面表現出來的“價廉物美”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本土高端人才要做好應對崗位競爭全球化的準備。
不過,2005年對高端人才來說,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仍然充滿機遇。電信、互聯網、會展等行業發展勢頭紅火,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物流、游戲、醫療等新興熱門行業高級人才奇缺,無論是外企、國企,還是民企,對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無不求賢若渴。那些有國際化視野,同時又具備豐富本土實踐經驗的經理人,發展空間十分寬廣。
中低端人才競爭依然嚴酷
職場貼士:與人相處:與人相處要碼頭、態度和氣,即使有一定級別,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如果一味好辯逞 強,只會讓同事們對你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