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我接到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的信:
2004年7月,我去廣州南方人才交流市場求職,東莞有一家食品公司愿意雇用我,但是我當時嫌月薪不高(只有800元)而拒絕了,后來又找了幾家雖然月薪比東莞那家略高,但發展前景很難樂觀,現在我很想回去找東莞那家公司,但是我不知怎樣開口,怕別人笑好馬不吃回頭草,我該怎么辦?
我的意見是,求職者找工作多頭進行是很正常的狀況,如果一時胡涂拒絕了較好的工作機會,想要再吃回頭草,我認為也沒有不可。但要如何再吃回頭草,將會與當初拒絕那家公司雇用時答復的理由非常有關系。
站在公司主管的角度,看到求職者再回頭尋求同樣的工作機會,不僅不會討厭他,有時候反而會更加欣賞他,畢竟不是所有求職者都能有這份勇氣。不過光有勇氣是不足夠,最重要是能否用合理理由說服主管,讓主管愿意再重新雇用。要針對當初拒絕的理由,提出合理性解釋。
不妨換個角度向面試主管誠實表明說,雖然你對食品行業沒有太大興趣,但是基于市場趨勢,認為自己在食品行業中有很大發揮空間,也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大效益。主管如果聽到這樣的理由,多半會被說服,因為人才是每家公司的重要資產,碰到好的人才,主管自然會想留住。所以求職者再吃回頭草,最重要是把自己的市場價值展現出來,讓面試主管知道你的優勢在公司里能有什么發揮。
但是,如果遇到主管無法再相信你的忠誠度時,就不要再隱瞞心里真實想法,要敞開心房將當初拒絕的原因與疑慮向主管說明。經過與主管坦誠溝通后,一來可消除本身疑慮,并更堅定任職信念,主管對你的質疑才會跟著消除。
年輕工作者求職過程常常會多頭進行,或處于騎驢找馬狀態,因此不要沖動做決定,才能確保不錯失好的工作機會。求職者面試過程中,可以在心中偷偷將各家公司進行排名,先確定自己最想到那一家公司工作。
公司排名的考慮因素可以是公司整體環境、未來發展、企業文化、主管領導方式等。這些通過面試的過程,或者查詢公司背景資料,求職者就會有大致想法。如果心中排名第五的公司已經提出雇用答復,不用急著答應,應該先打電話給排名第一的公司,詢問之前求職的處理狀況。如果第一名公司認為你是一位可用之才,看到你積極的動作,公司也會加快處理腳步。
職場貼士:謹提建議:下屬在向老板提建議時,要將自己的建議和老板最關心的目標緊密契合,在新建議書中,可以沿著 老板某些腳印和路線圖前進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