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不久前,一項關于“北京市居民死因調查”的結果顯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30-45歲的青壯年人群的死亡率上升幅度較大。專家分析認為,如今的青壯年人,多數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面臨社會競爭加劇,工作壓力加大,很多人休息睡眠減少,透支身心健康的狀況十分普遍。加之不少人懶于運動,飲食營養失衡,有病經常硬撐著,不及時就醫,結果使身體不堪重負。
研究發現,經常在精神壓力和緊張狀態下工作和生活,加上吸煙、飲酒、無規律等非健康行為,很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下降,由此發生疾病。如果長期無法改變這種“過度疲勞”狀態,還容易導致人早衰,甚至因“過勞”而英年早逝。
那么,如何防止“過勞死”呢?
日本公眾衛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曾對本國“過勞死”高發現象作過詳細研究,從預防角度,他們列舉了27種過勞癥狀和因素。研究者認為,如果人們能觀察和掌握這些情況,就可以減少和避免過勞死。
這27種過勞癥狀和因素如下:
1、經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飲酒也不感到有滋味;
??3、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頸部發木發僵;
??5、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6、有一點小事也煩躁和生氣;
??7、經常頭痛和胸悶;
??8、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電圖測試結果不正常;
??9、體重突然變化大;
??10、幾乎每天晚上聚餐飲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經常不吃早飯或吃飯時間不固定;
??13、喜歡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煙30支以上;
??15、晚10時也不回家或者12時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單程占2小時以上;
??17、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br />
??19、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經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兩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時間不規則;
??23、最近有工作調動或工作變化;
??24、升級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來加班時間突然增加;
??26、人際關系突然變壞;
??27、最近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研究者認為,在上述27項中占7項以上即是過度疲勞有危險者,占10項以上就可能在任何時期發生過勞死。即使說不占7項,在第1項到第9項中占兩項以上或者在第10項到18項中占3項以上者也要特別注意。
職場貼士:作為職場新人,即使你的專業功底再強,但經驗顯然不足,要使自己脫穎而出,離開不同事的幫襯,對前輩采取恭謙之態乃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