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老板喜歡自己努力后所取得的權力和威信,”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邁克爾·費納(Michael Feiner)說,“由于取得了成功,老板們可能會相信自己的方式是正確的、最好的,甚至是惟一的。這是他們成 功的原因所在,也正因為如此,老板們?nèi)菀讓⑾聦俚姆磳σ庖娍醋鞑环模皇欠答仭!蹦敲矗撛鯓庸芾砟愕睦习迥兀堪⒄樂暧且环N方式。告訴老板,他(或她)做得多好,哪怕你的想法恰恰相反。這樣你就會升職,工資也會大大增加。
這種方式存在兩個問題。奉承一個不稱職的老板對這個機構并無好處,對你的自尊也無半點益處。略微堅決一些的下屬則傾向于采用“3W”之一:走人(Walk)、抱怨(Winge)和等待(Wait)。
如果你有其他工作可做,或者有足夠的錢度過一段失業(yè)期,這么做就比較容易。但并非人人都有這樣的條件。而抱怨也是一種危險的選擇。
第三個“W”是等待,意思是繼續(xù)做你的工作,并埋頭等待老板完蛋。這種策略比阿諛奉承有原則,比走人或抱怨安全,但也不是盡如人意。因為到老板終于被解雇時,公司可能已經(jīng)垮了。
有個更好的辦法,但那需要技巧、耐心和努力。此法由費納教授提出,并在《管理你的上司》(Managing Your Boss)一文中有所闡述。
首先,你必須記住,老板們有他們自己的壓力。“他們沒有用不完的時間,沒有百科全書般豐富的知識,沒有超感知覺,他們也不是邪惡的敵人,這些壓力和擔憂有時違背下屬的意愿,但通常很有理由。”
其次,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即你不是去改變上司的本性。一個老笑話說:換個電燈泡需要多少位心理學家?只要一位,但這個燈泡必須真的肯換。你的上司或許不想改變。
接下來呢?你要有選擇地進行較量。并非每場爭論都值得進行。利用你所獲得的機會。如果上司們說歡迎電子郵件,那他們就該收到電子郵件。如果他們在陳述會結束時要求提問,那你就提問,不管他們是否真的想要。向上司提問需要勇氣。在開始之前征求你同事的意見,知道有多少人贊同你是有好處的。
在問題或電子郵件的開頭,說說你贊同當前策略中的哪些方面。這應該是實話,而不是阿諛奉承。然后說:“但我們許多人對某方面感到擔心。”“我們許多人”很重要,因為即便對于最頑固的上司而言,眾人的觀點也會比個人觀點更有可能令其感到慌亂。然后陳述你所建議的解決辦法。任何人都有可能吹毛求疵,如果你想讓別人聽取你的意見,那你必須提供一個可供選擇的辦法。
會奏效嗎?那取決于有多少人贊同你,尤其是在管理層中。如果很多人都贊同你,那你的干預可能給他們勇氣。但不要期望太多。你能做的只是這么多。在影響上司這方面有個很大的問題:他們是負責人,而你不是。
作者為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邁克爾·斯卡平克(Michael skapinker) (劉成成譯,有刪節(jié))
職場貼士:填補上司不擅長的方面。人各有所長。有的領導擅長管理而不懂經(jīng)濟、技術,那么,秘書則應在經(jīng)濟、技術方面予以彌補;有的領導是技術人才,但在社交、應酬方面相對欠缺,秘書則應在社交、應酬方面多“出頭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