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大大小小的招聘版,IT工程師的職位總是出現在搶眼的位置。常人眼里,IT工程師是讓人羨慕又欽佩的“科技新貴”。但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智聯招聘和新浪招聘聯合進行的職業吸引力調查中,卻有超過四成的人覺得,干IT工程師這一行,“除非有特殊的才華,否則很難有出頭之日”。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共有3285人參與了此次調查。
盡管IT行業的發展歷經潮起潮落, 但從全球范圍來看,對IT人才的需求仍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相關調查顯示,當下最熱門的計算機、電信、互聯網電子商務等行業都需要大量高水平的IT工程師。本次調查中,25%的公眾認為,21世紀是互聯網的時代,IT工程師前途光明。今年20歲,就讀于北京某著名高校電子工程學專業的小朱樂觀地對記者說:“我對未來的就業前景還是充滿信心的。”
劉先生本科畢業4年了,在某私營企業做網絡工程師,現在月薪3000多元。談到目前自己的這份工作,劉先生表示,雖然就職的公司不大,但自己的工作在公司挺重要的,做個網絡工程師感覺不錯。調查中,認為IT工程師“收入高、技術好、受人尊敬”的觀點也得到了11%的公眾認同。“看到我做的東西有那么多人在用,占領了那么大的市場份額,還是挺有成就感的。”某知名IC設計公司的工程師林先生談起他的職業來露出幾分興奮的表情。
調查中,“IT事業太辛苦,有風險,不一定是好的選擇”和“網絡泡沫以后,IT工程師就不那么受人推崇了”的說法也各有近一成的公眾認同。
在中關村從業6年,經歷過自2000年開始的那場IT“泡沫”的沈先生說:“在中國干IT就像過山車———頭天你還是高薪白領呢,明天就失業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了解。”
和越老越值錢的醫生、會計、律師相比,IT工程師的職業特點有所不同。IT業知識折舊的速度相當快,如果不能及時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或者進入管理層,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只能另謀出路了。
一份對國內軟件工程師進行的薪資調查表明,27~31歲這一年齡段的軟件工程師中,一部分人由于多年工作經驗及機遇關系,已升到中高管理層,年薪在7萬以上;另一部分人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仍在普通崗位上拼殺,和22~26歲年齡段的從業人員處于同一水平甚至還有所不如。由于激烈的競爭,這部分人很有可能會改行另覓他途。了解到這些,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有45%的公眾認為,要做IT工程師“除非有特殊的才華,否則很難有出頭之日”了。
職場貼士: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