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有專家針對長期從事夜班的人群提出,“夜貓子”們最好別輕易改變已經長期建立的生物鐘,否則反倒容易失眠。
報社編輯老劉長期上夜班,晚上上班,白天睡覺,已經成了地地道道的“夜貓子”。自從退休以后,他開始嘗試改變生活習慣,每天早睡早起,不僅沒有作息準時,反而夜晚失眠了。昨天,外灘陳毅廣場舉行華東醫院百名醫學專家義診活動,老劉特地趕到向專家道出了自己的苦衷:是不是轉變往常的起居習慣反倒患上失眠癥?
華東醫院門診部副主任耿曉芳告訴記者,像老劉由于工作關系生物鐘已成晚睡型,而且身體的其他各方面都很健康,完全沒有必要再扭轉生物鐘,一味硬扭反而適得其反。
記者在現場發現,咨詢失眠的女性明顯要比男性多。而且不少年輕女性白領還反映:“我每天晚上都睡不著,可一到下午就犯困,影響工作和生活。”
專家說,女性更容易失眠,主要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關心自己的身體,而且女性容易過度擔憂導致憂郁、焦慮,也可能加劇失眠。
據統計,近年來工作人群的失眠比率逐年增高,在一般人群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患不同程度的失眠。專家指出,慢性失眠大多還與情緒有關,所以偶爾失眠不要放在心上。要學會調節生物鐘,這樣失眠就會“不治而愈”。
職場貼士:很多人以為盤發會顯老,其實盤發做的好看的話,可以提升個人魅力。特別是辦公室里的長發美女,干練性感的盤發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