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中等城市,收入雖然比不上大城市,但是相對物價來說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實我和女友的收入在本市來說都算是比較高的了,我們都在同一家外企工作,4200元扣除個人所得稅、公積金、各種保險,兩人的總收入恰好是3800元(還不包括住房公積金)。
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在寸土寸金的本市擁有一個自己的小窩,于是我倆在花錢的時候計算的單位不是元,而是多少平方米的房子(按3000元一平方米計算)。例如,一頓飯花了30元,女友就會說:“咱家的房子又被我們吃了0.01平方米。”令人灰心的是,跑遍了本市的樓市后我們才明白,我們的房子應(yīng)該按照4000元一平方米來計算,而遠不是3000一平方米這么簡單。本市房價這幾年像神州五號一樣噌噌地往上漲,畢竟“本市人工資低”已經(jīng)是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所以,在本市買房子的都是外地人。過了半年的奢華生活之后,我倆同時意識到再這樣下去,我們會把“房子”吃光的。于是緊急召開“家庭會議”,結(jié)論是我們必須過一種“窮困潦倒”的生活,并馬上付諸實施。
我們的生活一切以買房子為中心,其它方面能省則省。我們每個月拿出1800元來作為生活費,其余2000元全部存入銀行作為今后的房款。再加上我們倆的住房公積金,我們每個月就可以存3500元的房錢。這樣,3年后,我們就會有13萬元的首付款了,可以實現(xiàn)買房的“宏愿”。
1800元的安排大體是這樣的:我們找到了一處非常便宜的員工宿舍,14平方米,100元/月,家具是宿舍配的,再花600元在舊貨市場配齊了家用電器。餐費每周400元,為了省錢,我們中午不再去既不經(jīng)濟又不實惠的快餐店,而是到附近大學(xué)的食堂去蹭學(xué)生飯。晚餐我們也不再到外面去吃,而是回家自己去做。交通費100元/月,上班乘公交車。手機費100元/月,我們用的是聯(lián)通,打進不花錢,平時可當(dāng)宿舍的固定電話用。為了省出一份月租,我們倆合用一個手機,誰外出誰帶,好在我們在同單位工作,外出時取用很方便,也省了相互間的電話費。平時盡量減少外出,交際費200元/月。鍛煉開支100元/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服裝費200元/月,一般買過季的打折貨。女友化妝品100元/月,她在家一般用吃剩的水果美容,能剩盡量剩。扣除雜費,算下來每個月大概還能剩個300元左右,就作為機動了。
這樣子過了3個月之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大學(xué)食堂的飯菜并不比快餐店的味道差,原來女朋友做的飯菜遠比酒店的菜肴更好吃,原來兩個人相擁著擠在一張1.2米寬的單人床上比自己睡2米寬的席夢思的感覺還要好,原來兩個人早起趕公交車比坐出租車要有趣和充實得多。
前天,當(dāng)我們親手存下我們的第一筆一萬元房款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在以前,我們都是標準的“月光族”。我和我的女友的幸福生活還在繼續(xù),我們一直憧憬著,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在真正屬于我們的溫馨的狗窩里繼續(xù)著我們的幸福生活。
職場貼士:大學(xué)生邁出校園初涉職場,要調(diào)整狀態(tài),擺平心態(tài),放低姿態(tài),處事常態(tài),摸清情態(tài)。做好以上幾點,方能從心會意,恣意婀娜,盡態(tài)極妍,暢所欲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