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外企“白領”文某今年35歲,今年初公司裁員卻幸運留下。幾個月后,因工作受到批評,她感到壓力劇增,經常失眠,1個多月前突感胸悶、頭暈以及心臟疼痛,懷疑是得了心臟病,醫院檢查卻沒有發現有任何問題。但此后她心痛次數也越來越多,屬于典型的“急性焦慮”,據稱這種疾病近年來快速增長的勢頭,以中青年人居多。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教授王高華說,要警惕這種由于“高壓”引起的“急性焦慮”,又稱驚恐發作,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莫名的恐懼,還伴有心臟疼痛、胸口憋悶和呼吸困難等癥狀。他指出,中青年對未來不確定等壓力之下很容易產生焦慮,若性格敏感就容易出現“急性焦慮”,要積極進行性格鍛煉,學會適當減壓。
香港也有醫生認為,實驗證明長期有精神壓力的人生病機會比正常人高3-5倍。香港家庭醫生關嘉美說,人忙碌起來,很多時候要在外吃飯,可是餐廳的食物通常都較肥膩,而且營養極不均衡,高脂、肉類食物過多,導致血脂日漸增高,同時影響腸胃,引發便秘、貧血等問題。
此外,經常超時工作也表示沒有放松歇息的時間,難有消遣娛樂的機會,令打工仔在工作期間積累的壓力無從釋放,繼而誘發情緒病。
職場貼士: 至少一天到戶外一次,如果可能的話,散個步。陽光和運動對你的注意力、心情還有記憶存儲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