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雄:(與何承志交換名片)喲,升職了吧,我記得上個月你的頭銜是市場部經理,現在升任總監了?
何承志:算吧,這個月剛換的頭銜。
黃春燕、新雄:恭喜!恭喜!
新雄:你此前在可口可樂公司任品牌經理,跳到現在的單位后,才試用一月就提前轉正了,現在兩個月不到又晉升了,真不簡單。有什么好的經驗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
何承志:經驗談不上,不過感受倒是有一點。
黃春燕:嗯,我們愿意洗耳恭聽。
何承志:我對自己的定位是職業經理人,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工作狀態讓人欣賞,工作方式讓人接受”,這恐怕是領導提拔我的原因之一。工作中,我總是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努力讓積極、正面的情緒感染周邊每一個人——遺憾的是,職場中有很多人并沒有認識到這點的重要性。
新雄:聽你的同事講,你到俱樂部的第一個月,公司的整個業績就比上個月提升了60%。
何承志:是的。但其實工作是大家做的,業績是公司領導和同事共同努力的結果。
黃春燕:你不給新東家交一份合格答卷,恐怕你們的老板也不會提拔你。“用業績來說話”可是職場的硬道理喲。承志啊,你就別謙虛了,回頭請我們喝酒吧。
何承志:沒問題!
落聘,因為不良記錄
新雄:承志,聽說當初你跳槽時,現在的東家曾對你做過背景調查,是嗎?
何承志:是的。俱樂部對我做背景調查的時候我并不知道,是后來聽原單位的同事說的。具體調查過什么我不知道。
新雄:春燕,你是獵頭出身,給不少中高級人才做過背景調查。你給我們介紹一下背景調查是怎么回事吧。
黃春燕:背景調查一般針對中高級人才進行。調查前,不一定與被調查人通氣。根據新東家的不同要求,調查事項不完全一樣,但一般包括:核實被調查人提供的求職材料是否屬實,填寫的業績是否夸大;過去的職場表現;有無不良記錄等等。
新雄:有沒有因為背景調查不過關,進而影響職場前途的呀?
黃春燕:有。舉個例來說吧。前不久,有一位實力派求職者應聘一家著名公司湖北分公司總經理。雙方談得不錯,但在背景調查時,老東家——武漢某企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調查人員,此人在任財務總監時“屁股不干凈”,有過比較嚴重的經濟問題。因為這一點,招聘單位最后放棄了該人選。
何承志:那位仁兄為昨天的不良表現付出了代價!
黃春燕:是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在錄用新人,特別是高管時,重視對候選人進行背景調查。因為那段不良記錄,那位仁兄可能還會吃虧。
出彩,因為良好表現
新雄:剛才我們聊到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我們身邊的例子,關于承志的,他因為平時表現好而獲得晉升,另一個因為離職前表現不好,在跳槽時落聘,不知兩位有何感想。
何承志:感謝新雄把我作為一個“正面典型”。我先談點感想吧。如今人才流動很正常,對我們來說,往往不知道下個東家是誰,更無從選擇下個東家。因此,為了自己現在的晉升和將來的跳槽,我們該注意職場表現——平時的表現和離職前的表現。如果不注意的話,我們很容易像剛才說的那位仁兄一樣吃虧。
黃春燕:承志說的很對,,確實很難預料下個東家是誰。但我們完全可以努力把今天的工作做好,讓業績為自己在下個東家面前說話,讓今天的良好表現成為明天晉升的臺階、成功跳槽的跳板。
何承志:我有點體會,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職位、薪水做到一定程度上后,會發現可以流動的圈子其實很小,可以選擇的企業就那么幾家。圈子不大,如果業績做得不好,或有個不檢點行為,很容易壞自己的名聲。倘若真這樣,自己的路會愈走愈窄。反過來,路可能會愈走愈寬,可以用來攀升的臺階越來越多。
職場貼士:繪出一張人際關系“網絡圖”,顯現出自己在這項資源上的多樣化與觸角縱深人際關系網的特色。如果你能保有最新版本的人際關系圖,就不難得知在眼前這一刻該如何以自己為主角,來善用你的人際關系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