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目前上海70%到75%的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其主要表現是健康透支。專家指出,亞健康其實就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十字路口,如不注意保養的話可能會滑向過勞死甚至猝死。
“過勞死”逼近20多歲
記者在走訪了上海幾家醫院之后發現,每年例行的體檢報告顯示,上海人中老年疾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小,高脂肪、高血壓等發病年齡已經下降到20多歲。由于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太大,越來越多的上海人20多歲就出現心肌梗塞這樣的老年病。
在某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張小姐可以算是一個典型的工作狂了。她告訴記者,春節前自己曾經連續1個月出差在外,每天加班到清晨兩點。除夕前一天的晚上熬了一個通宵,年三十中午到北京后,繼續回公司工作。“那段時間,只要我一閉眼,滿腦子就是EXCEL表格。家人和朋友都擔心我快要崩潰了。”“不過,加班并不總是痛苦的”,張小姐說她如此拼命是因為喜歡審計這個工作。“我能從分析數字中找到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何況每個項目都要面對很多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很有挑戰性。”
有關專家指出,無論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如此玩命工作就是在透支生命。但一些中青年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張小姐的話說就是“年輕時拿命換錢,歲數大后拿錢換命”。
腦力勞動者是高危人群
一項調查顯示,腦力勞動的辦公族是過度疲勞的高危人群,30歲至45歲的人群面臨工作和家庭中的各方面壓力,最容易過勞。尤其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主要以從事科研、教學、新型高科技,如網絡等職業者居多。其次是18-25歲的人,他們面臨讀書壓力,是過度疲勞的第二大人群。
腦力勞動者之所以感到疲勞,其實是情緒在作怪。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人們往往要花兩三倍的努力取得成功,這時人的精神處于混亂不安的狀態。受壓抑的感情沖突未能得到宣泄時,就會在肉體上出現疲勞癥狀,甚至引起心理的扭曲變態,導致心理疲勞。同時,這個群體不僅休息不好,還經常饑一頓飽一頓,從而使消化系統產生病變。在長期工作壓力下,人體免疫力也會降低,使身體內部的防衛力量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癥都有可能發生,患各種疾病的幾率都會比普通人增加三到五倍。
仁濟醫院神經外科王桂松博士曾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缺乏休息往往是猝死的導火索。據王桂松介紹,猝死的最后元兇一般是心血管疾病或者腦血管疾病。往往是休息狀況太差導致血管痙攣,繼而神經調節失靈,最后導致心臟或大腦缺血。
“過勞死”的前兆
出現以下情況就要留意了:渾身無力、容易疲倦、頭腦不清爽、思想渙散、頭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鼻塞眩暈、起立時眼前發黑、耳鳴、咽喉異物感、胃悶不適、頸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發涼、手掌發黏、便秘、心悸氣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暈車、坐立不安、心煩意亂。
如何擺脫過度疲勞
有關專家提醒,造成“過勞死”現象最關鍵的原因是不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沒有定期維護自己的健康。很多疾病都是在慢慢侵蝕、消耗身體的機能,如果不細心觀察和定期體檢,這些變化很難被發現,一旦發作,后果會很嚴重。因此,無論是已經處在過度疲勞期的人,還是健康者,控制工作和學習的時間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工作8小時是最適當的時間。
職場貼士:職場契約既同于婚姻,又不同于婚姻。它比婚姻透明,沒有婚姻的私密性和甜蜜感;卻比婚姻在解除上來得自由和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