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人才交流會上,筆者在瀏覽招聘信息時發現,有許多單位對于“薪資”都選擇了面議。聘者張小姐在填寫“薪水期望值”時,先填了“1500元以上”,猶豫片刻后又改寫成了“1000元以上”。張小姐對記者說:“薪水期望值填高了,擔心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所以還不如填低點。”
記者發現,不少應聘者都有和張小姐類似的苦惱。有人以為薪水期望值越高,說明自己的工作能力越強,但又怕用人單位嫌自己“志大才疏”而落聘;填低了則擔心被認為無所追求,胸無大志。
記者就這一問題采訪了幾位人力資源管理者。
山東旗幟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先生說,用人單位要求填寫“薪水期望值”,主要想考察應聘者對某個行業中某個職位的認知程度。實際上,并非應聘者的“薪水期望值”填低了,實際薪水就低。
針對這種現象,山東人才網資深人力資源專家、高級獵頭顧問王志勇分析認為,一般來說對于中層及以下職位的人員來說,在“薪水期望值”一欄中最好是不要填寫具體的金額,因為一般公司都有一套嚴格的薪酬體系,某個崗位的工資標準都有一個上限和下限,工資水平最低也不會超過最低限,所以對于中層及以下崗位的求職者來說,為了爭取面試的機會,最好寫“按公司要求”,這樣既體現尊重公司決策,也避免因盲目填寫而失去面試機會這種情況。
另外一種對于高層次人員來說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填寫求職登記表的,在“薪水期望值”一欄中最好填寫“面議”。因為對于高級職位來說,工資的浮動會很大,一般在40%-60%之間,公司主要看個人的實際工作能力來定工資,雙方通過交流來協商具體的工資數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通過獵頭顧問來搜尋人才,對于候選人來說前期無法與用人單位正面接觸,都是通過獵頭顧問來與雙方進行溝通。
職場貼士:為什么我們經常錯過了許多廣結人緣的機會?就是因為我們常把那些黃金時段用來絞盡腦汁,卻還是擠不出一句合適的開場白。無論是主動或被動去打開話匣子都能得心應手。一旦你能達到這個境界,那無論把你丟在任何一個場合中,必都能迅速進入狀況,隨心所欲地去擴展人緣,為自己在生活與事業中,營造一個又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