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決定一切
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壓力事件,會有不同的的情緒、行為和結果。戴爾·卡內基先生說過:“人生是我們的思想所造成”,環境是中性的。當我們用“善”的角度去看它,環境就是正向、善意;當用負面的角度去看它,環境就是負面。面對壓力時,外部環境的有些方面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我們惟一可以牢牢掌控的就是自己的態度。
一位高科技公司的主管,他在一天當中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早上愛人開著家中惟一的一部車上班時,與別人的車輛發生了碰撞。他立刻到場幫助他的愛人解決這個問題。當他趕到出事現場解決了事故責任把車開走之后,很不幸,車子又碰到了路邊的鐵桿,造成了輪胎破裂。這位主管又必須趕快換輪胎,而且必須趕在下午兩點之前回到辦公室,因為要出席由總經理主持的會議。時間上的迫切,意外事故的遭遇,都給了這位經理人最大的壓力。可是他處變不驚,用平常心和正向態度看待這個事情,他說:我幫助我的愛人解決了她所面對的一個困難。在大家情緒都不好的時候,我能控制自己的態度化解了大家的壓力,我讓周遭的人面對不幸的時候,還覺得比較緩和,這就是我的成功之處。當這位經理人這樣去思考他所面臨的壓力事件時,他將遭遇的狀況并沒有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嚴重。所以難怪有人說,問題的嚴重程度,都與我們對問題的反應程度成正比。
理性分析壓力事件 程式化處理
當壓力事件來臨的時候,理性分析往往會幫助我們保持平常態度。
克服壓力事件的負面影響,還可以借助“凱利魔術方程式”。凱利空調的創始人——凱利先生發明了這套流程來面對壓力。第一,問你自己可能發生的最壞狀況是什么。第二,準備接受最壞的狀況。第三,設法改善最壞的狀況。普通的員工和經理人,一般不能夠很迅速地逃脫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而應用凱利先生的魔術方程式,就可以幫助我們用理性戰勝了負面的感性。
譬如說,在一個軟件公司,一位經理接到總經理下達的收益指標:要超過150%。當時他接到這個指令時壓力很大,隨后他分析了最壞的狀況是:沒有辦法完成。沒有辦法完成的下一步是什么呢?他可能會被調離甚至失業。不過他分析,自己還這么年輕,專業知識和經驗在這個行業中也非常具有核心競爭優勢,他可以在其他類似的公司找到工作。想到這里,他心里就坦然了,接下來就開始分析如何改善這個狀況。所以對這個收益指標(超過150個百分點),他衡量了自己各個方面的資源,有了更清楚的方向和計劃之后,就開始采取相關行動。經歷如此一個過程,他的壓力自然就降低了。
職場貼士:輕視自己所就職的公司就等于輕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