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老師事件、饅頭血案事件之后,黃大嘴顯然是再一個全民娛樂的小高潮,給世界杯又增添些許快樂。
不過,這回娛樂的是中央臺,依我看,中央臺會越來越多地被娛樂的。
我是偽球迷,也實在受不了今年世界杯的專家解說,倒是群眾們惡搞的作品,還能愉快地接受。
記不得是哪場球了,寂靜的夜里,只聽到一股股喪心病狂地高喊“射門!”“射門!”。我渾身一抖,忙往電視看去,球離門還八丈遠(yuǎn)呢,倒是解說激情四射,卻毫無智慧含量。他不會以為觀眾都不知道什么叫射門吧,太自以為是了。
后來我知道那個解說叫段喧,不知道是哪個字,反正是挺喧嘩的。不過看來黃名嘴是有過之,無不及,跟普通球迷沒什么兩樣,情感太多,理智不足,五套也應(yīng)該實行競爭上崗啊。
更加自以為是的是評論部那幾個所謂名嘴。白名嘴就知道皺著眉頭先天下之憂而憂,故作高深;
另一位敬名嘴,我記得有個帖子或文章說她象個中學(xué)班主任,沒錯,她一說話,必定語重心長,言必稱“有關(guān)部門應(yīng)該……”,這樣的話說多了,只能證明肚子里沒貨,語言極度貧乏,北廣的研究生教育聽說是挺水的,看敬名嘴就知道了。
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其實想對名嘴們說的就是兩句話:一是別把觀眾們當(dāng)弱智,二是學(xué)會說人話。
現(xiàn)在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了,靠過去那一套說教不靈了;鼓勵名嘴們多到民間去聽一聽,聽聽普通人怎樣說話。即使是做新聞的,也應(yīng)該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不要脫離生活,不要自娛自樂。
再舉幾個所見所聞的事例,證明一下電視人是多么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
前一陣子開一個發(fā)布會,好像在京都信苑,北京電視臺的春妮楞是把P2P中的“2”讀成“二”,是無知還是天真啊。
前一段放的一個電視劇。劇中,一個不太成功的樸實男人說:你還記得某某嗎,現(xiàn)在可出息了,你知道人家GRE考了多少分,2480分!暈!97年考的GRE,2400滿分,還沒聽說滿分變了。
實際上,我也做過電視。制片人讓我們用最簡短的句子,表達(dá)最簡單清晰的內(nèi)容。但是形式的簡約不代表內(nèi)容的簡陋和無知啊。
易中天、劉心武的走紅,依賴于節(jié)目的精心策劃,這證明了,電視還是需要智慧的,而且是更高的智慧。
職場貼士:管理情緒:學(xué)會管理情緒,注重業(yè)余生活,別把工作上的壓力帶到節(jié)日中來,留出空間與家人共享。傾訴、冥想、處理家務(wù)都是獲得內(nèi)心安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