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5日開始,太平洋電腦網在網上展開“IT人心態指數調查”,到4月21日為止共收到3000多份樣本。其中有88%的投票者為男性,12%的投票者為女性。調查顯示,IT人的不快樂、郁悶與人們想象中的光鮮體面形象相距甚遠。
調查中,“快樂指數”一項顯示:認為自己“非常快樂”的人不足7%;35.87%的人認為自己處于中庸狀態;有22.67%的人表示自己很少快樂;更有14.89%的人表示自己一點也不快樂。而“郁悶指數”反映:高達75%以上的IT人有郁悶情緒,其中31.48%的人處于非常郁悶的狀態;16.76%的人說不清他們是否郁悶,不足8%的人是很少郁悶和一點也不郁悶。
自信與自卑并存
調查中,相比較于其它行業的從業者,IT人的“自信指數”是比較高的。43.53%的人表示自信,僅僅有7.91%的人表示一點也不自信。與此相對應的是,IT人的“失望指數”也相當高:20.41%的人表示非常失望,42.06%的人有點失望。
在搜狐網等媒體近來舉行的一次調查中,有高達42.0%的IT人認為“工作枯燥沒有成就感”是他們最大的困惑。一些受調查者反映,他們的工作壓力大,單調,環境封閉;而且隨著IT技術越來越普遍,IT人的薪資水平也不斷下降,尤其是一些基礎性工作,月薪甚至不足千元,程序員被他們自嘲為“打字員”。近年來,一些IT公司的大幅裁員也使得IT人對于自己能否把握未來表示懷疑。褪去光環之后,IT人的自信與自卑交織在一起。
另外,調查結果反映,“身體越來越差”和“正常情感生活受影響”也是IT人面臨的主要困惑,兩者比例分別為18.6%和13.8%,還有19.3%的人雖然感覺到有些困惑,但說不清楚困惑究竟是什么,有些迷茫。
IT人:為什么快樂不起來?
盡管很多IT人說自己不快樂,嘴上叫嚷著要“逃離IT業”,但在調查中,卻有56.4%的人表示“若沒有各方面壓力,肯定會從事IT工作”,表示“肯定不愿意從事IT行業”的比例僅占17.6%。絕大多數IT從業者認為,即使不從事IT行業,生活狀態是否會得到改善也是未知數。看來,雖然工作壓力比較大,但IT行業對于從業者仍然存在較大吸引力。要說放棄,也難。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IT人不快樂呢?在留言上,一位名叫“如果再有一次機會”的網友評論:“這是一個注定有一大批人30歲后會失業的行業,如果此時沒有轉行生存的能力就只有死路一條,IT人生其實對大多數從業者來說是一條不歸路。”另一位名叫“海風”的人則嘆道:“IT知識更新太快了,一不留心就落后了。”一位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總結:職業發展的壓力是很多IT人不快樂的根源。
IT人:如何學會快樂
王豫翔是上海浦東軟件園培訓中心資深軟件工程師、培訓師,有8年多的IT從業經驗,他是少數快樂IT人中的一員。
說起IT人不快樂的話題,王豫翔先生認為,尋找快樂,還是要從自身上尋求改變,可以分3步來走:
首先,IT人要調整好心態,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他認為,很多IT新人多少都有一點急功近利,入行一兩年就希望能做項目經理或是更高的職位,但基礎沒扎實,這些職位和薪水報酬都是有泡沫的,一旦泡沫滅了,失望也就隨之而來了。
其二,要學會享受成就感。盡管IT業很多工作相當枯燥,甚至讓人郁悶,但一旦完成一個小目標,就要自我欣賞一下,學會從工作中找到快樂。不要因為薪水的暫時浮動而對自己所獲得的成就表示懷疑。
其三,要保持快樂的心態,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不要把學習當作保住飯碗的負擔,要知道,現在的知識更新在各個行業都變得越來越快了,即使“逃離”IT業,不會學習的人仍然是會時刻面臨被淘汰的危機的。
職場貼士:你把你的鬧鐘撥快10分鐘即可。記住,無論是家里的鐘還是手腕上的表,甚至連電腦的時間也不要落下。千萬不要小看這短短的早10分鐘的時間,它給你設定的可是一個提前的助跑機會,讓你在別人還沒啟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發力沖刺,不知不覺中你就成為了工作面前最主動的那個人,同時拖延的毛病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你還想什么呢,馬上就動手,從撥快手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