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再婚家庭如何理財?夫妻之間各自保險不可忽視
未婚夫于先生比金女士整整大了10歲,與前妻育有一個12歲的兒子,金女士則沒有生育過,這個小男孩將與她共同生活。就這么“空降”了一個繼子,對金女士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而她也打定主意,要和于先生生一個小孩。
雖然雙方與各自前妻、前夫都已經厘清了關系,平時也不常聯絡了,但是離婚所留下的后患還是不少。“要重建溫馨美滿的家庭,給兩個孩子一個好的成長環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金女士說。
復雜的家庭關系
金女士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家庭關系將有不少難處。
首先,自己將面對的是一個已經12歲的男孩,要彼此建立信任談何容易:“但求以禮相待,我做一位好阿姨,他不要敵視我就好。”
再來,中國人傳統上講究的是“共居共財”,可是這位繼子畢竟是由丈夫和前妻共同撫養,“我愿意盡我所能去照顧他,只是他親生母親所應承擔的義務和開支,與我應有個界線,財務上完全共享我暫時還無法接受。”金女士說。不過,一家人朝夕相處,以后還會有她和于先生共同的小孩,夫妻財產想必早晚會打“混賬”。
【理財訴求和疑慮】
這對準夫妻都有著穩定的工作。于先生此番貸款購買了一套新的婚房,原先所住的房子將來出租之后,每月能有5000元左右的房租收入,兩套房子分別登記在于先生和他父親名下。
金女士風險偏好比較穩健,過去的積蓄大多購買了理財產品。而于先生正好相反,他的風險偏好較積極,喜歡投資股票。他們已經商量好,將來兩人按各自的偏好分開理財,金女士想嘗試其他的穩健理財方式,也希望丈夫能夠設法分散一下風險。“兩個孩子的教育金也要認真規劃一下,我的孩子自然由我們倆共同負責,但是大兒子的費用,我想老于還是要自己專設一筆資金來解決。這樣的局面,說到底就是我們需要保持各自財產的相對獨立。”
金女士并不諱言自己對于婚姻仍然感到深深的不安。她說:“財務上的獨立自主能給我帶來安全感,是否有必要訂立一份財產約定來保證這種獨立性,然而這可能嗎?”
【理財建議】
金女士和先生即將組成新家庭,由于雙方都有過一段婚姻,所以在理財規劃上,最重要的原則是提前準備、多多商量。
大學教育金提前準備
從金女士和于先生目前的財務狀況看,是比較不錯的。已經有2套住房在手,一套自住、一套投資,金融資產也為數不少,既有穩健型投資,也有進取型投資,可以說是進可攻退可守,彈性較大。
不過,由于再婚家庭的特殊性,有些問題需要提前考慮。
比如對于于先生的兒子的教育費用,雙方就應該協商好怎么出、是否于先生的前妻也可以定期定額負擔一部分?
于先生的兒子今年12歲,剛上初中,距離讀大學還有7年時間,這一過程中,于先生除了要負擔平日的學習費用外,還要為大學學費早點籌措。結合投資偏好,建議選擇基金定投,為孩子設立一個“教育基金”,每月可以投入2000元,每年2.4萬元,按照年化6%的收益計算,7年后可以累計20萬元。當然,考慮到基金定投的特點,我們認為可以在行情較好時,也就是通常說的“高位”贖回一部分,保住收益(贖回部分可投資穩健類產品),并繼續定投,直到孩子需要使用這筆大學教育基金。
財產公證需協商
金女士對財務獨立與否比較在意,這其實是夫妻雙方協商的結果,如果有一方喜歡“打統賬”,另一方要求分開管理,那是會產生較大分歧的。而金女士和于先生已經到了即將結婚的階段,相信在這一點上還是比較一致的。所以我們認為是否書面約定倒不一定,金女士應該可以保持對自己財產的把控。當然,可以用一些基金定投之類的方式,來給自己一個強制儲蓄的資金池。
至于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婚前財產公證,則同樣需要雙方協商來決定。每個人對財產公證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不影響雙方感情的前提下,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探討。婚前財產公證的本質是為今后的不確定性做一份保障,如果金女士和于先生都認為可能存有這種不確定,那婚前財產公證還是必要的資產保全的手段。
相處融洽是關鍵
金女士對要和一個12歲的“空降”兒子相處似乎有些缺乏信心,但我們也發現,她還是很希望能維系一個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圍的。我們的建議是多以“媽媽”的身份交流,不要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阿姨上。雖然前12年沒能相遇,但如今全新開始的母子關系亦是一種緣分,真心付出一定會打動孩子的心。尤其是在將來家里再添新丁后,更要保持一種平衡,因為再婚家庭的孩子多是敏感的。而這也是日后避免家庭經濟糾紛,尤其是到了考慮財產繼承問題時候的關鍵。
各自保險不可忽視
最后我們還想提醒金女士,為了給自己和于先生多一份的保障,需要考慮購買一些保險產品。金女士可以投保定期壽險,將父母或于先生作為受益人,有了寶寶后也可以將寶寶指定為受益人。同時可以為于先生投保定期壽險,以及重疾險、住院醫療險等健康保險。尤其在定期壽險上,額度最好高一些,以覆蓋房貸余款。
下一篇:再婚家庭年入72萬 如何理財為兒買婚房富足養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單親家庭理財案例分析單親家庭如何完善自己的理財規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