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再婚家庭年入72萬 如何理財為兒買婚房富足養老
單親媽媽柳女士兩年前與海歸工程師裴先生喜結良緣。柳女士今年49歲,在事業單位工作稅后年收入十萬;裴先生58歲,是某外企工程師,之前在美國工作,現年稅后收入六七十萬元。裴先生10年前離婚時,將財產都留給了前妻,回國后,在市區購入了一套房,現在市值四百萬元。結婚后,柳女士和兒子來這里共同生活,而柳女士自己的一套郊區房,出租狀態,現值150萬元。目前前兩人的共同開銷由裴先生負擔,兩人的財產則由個人分別打理,柳女士兒子的花費也由柳女士負擔。裴先生偏愛投資,除了10萬元的銀行儲蓄之外,還有市值70萬元的股票(虧損中),50萬元的固定收益信托產品。而柳女士信奉現金為王,所有積蓄一律存銀行,目前共有20萬元存款。
柳女士的個人投資理財目標非常明確:1、兒子再過兩年就要大學畢業,希望能為兒子謀劃好一個美好的未來,原先市郊的房子又小又舊,希望能幫兒子購置一套好點的婚房。
2、希望自己與裴先生能有一個安定的晚年。但兩人不同的理財觀念似乎已為兩人的生活埋下不安的“地雷”,能否通過理財規劃來有效減免矛盾呢?
收入豐厚,資產配置有風險
裴先生家庭收入頗豐,兩人的工資加上房租,年收入高達72.4萬元。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收入差異也反映在兩人的消費習慣之上。
裴先生講究一定的生活品質,兩人每年的基本開銷約為15萬元,再加上裴先生每年都會去美國幾次,和以前的老朋友聚聚,旅費和交際應酬費也要10萬元。刨去七七八八的開銷,每年可以有40萬元結余。
柳女士為了撫養兒子,一直以來都比較勤儉,家庭開銷陡然增大,讓她挺心疼的。同時,對于孩子的態度,兩人也持不同的觀點。裴先生認為孩子應該獨立,而柳女士希望能為兒子創造好點的條件。裴先生基本不貼補他的兒子,于是,柳女士兒子的大學學費加上生活費也就由柳女士自己負擔,每年約3萬元。
再從家庭資產的配置情況看,兩人總資產700萬元,沒有負債。其中,房產550萬元,金融資產150萬元。金融資產中,存款30萬元,股票70萬元,信托產品50萬元,對于一個夫婦倆都即將退休的家庭,裴先生在股票上投資70萬元,占整個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約47%,稍微偏激進了一些,可以適當調整。
互相體諒增進信任
這個年齡的再婚家庭一個主要矛盾是,夫婦倆的信任感還不牢固。盡管已經攜手前行,但雙方都擁有過往生活的痕跡,也都多多少少的擁有對以前家庭(特別是兒子)的責任。而這樣重組家庭的任何一方,都應該理解其中一些不能觸碰的雷區,比如不能向對方索要過多,否則很容易破環兩人的關系。
所以,婚前財產的分離是需要的,但在婚后,雙方的財產應為共同所有,沒有必要過多強調你的我的,否則會多了一份隔閡,少了一份家庭的溫馨。
攻守兼備舒適養老
雖然這個富足的家庭當前生活不憂,可兩人均離退休漸行漸近。這樣的年齡不得不考慮今后的養老問題的。兩人都有養老保險,再加上較為豐厚的家庭資產,只要認真打理,舒適養老應該可以實現。
裴先生在股票上投資70萬元,占整個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約47%,稍微偏激進了一些。還有兩年就將退休,收入將會銳減,抗風險的能力也將大大減弱。當然,現在股票市場點位很低,割肉出場并不是明智之舉,因此建議裴先生在這最后的兩年時間,根據市場的情況,逐步調低在股票上的配比。而對于從股票市場退出的資金,建議可以投資債券型基金,以增加配置的穩定性。
加強溝通謀求共識
關于孩子的問題,柳女士和裴先生觀念全然不同。
裴先生長期海外生活,認為孩子成年后便不應再依賴父母;而柳女士秉承中國式父母的傳統思維模式,再加上因離婚對兒子的虧欠感,她希望能給孩子更多幸福。雖然有一套郊區房,但那套房子又小又舊,交通也不方便,柳女士希望能替兒子搞定一套大一點的新房,并且不希望兒子做“房奴”。
柳女士的舔犢之情可以理解,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她要考慮到裴先生的感受,兒子既已成年,便不需要再替他包打天下。而對于裴先生來說,也要多替柳女士著想,替她支付兒子在大學期間的費用等,畢竟不是什么大數字,卻可以對家庭關系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至于是否為兒子置換大婚房,則可以和柳女士多加溝通,考慮到現在孩子自己買房的實際困難,可以在他需要的時候適當資助,比如出售郊區房再貼點錢買新房,或者為孩子提供首付,總之也要體現自己對孩子的關心。
下一篇:丁克家庭合理如何利用理財工具解決養老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再婚家庭如何理財?夫妻之間各自保險不可忽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