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單親媽媽理財應規(guī)避不確定性風險 保守理財產品仍為國債
案例:
傅女士36歲,剛離婚,帶著5歲女兒獨自生活。傅女士原與先生合開一家小型貿易公司,經離婚協商,公司歸先生,傅女士售出股權,分得189萬元現金。除此外,一套價值320萬元的大面積住宅歸傅女士所有,現與女兒共同居??;另有一輛折舊后價值40萬元的高檔轎車、偏股基金市值33萬元。
按照協議,前夫每月需支付給女兒5000元的撫養(yǎng)費。另在老家有一套價值120萬元的住房也歸母女兩人,月租金4500元。
理財分析:
表面來看,傅女士離婚后房產、資金豐富,加總起來高達702萬元,但實際上,其中固定資產的比例接近70%,其中包含了只消費、不產出的汽車,兩套房產一套要自住,流動資金數額有限,理財空間并不算大。
家庭理財目前有兩個劣勢:1、傅女士暫無固定職業(yè),全靠房產與撫養(yǎng)費過活。2、女兒年僅5歲,成長過程漫長,理財方面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結合目前經濟形勢來看,各國寬松貨幣政策延續(xù),比較有利于穩(wěn)健、保守風格理財產品的走勢;而從長線來看,未來1~4年的時間里,各國經濟逐步反彈,進取型理財產品應會重新獲得機會。
對于傅女士這樣負擔重、收入有風險的單親家庭來說,整體應采取穩(wěn)健理財方式。黃金、保險、定投基金是傅女士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資產組成部分,而不應過多涉足股票、偏股基金等投資產品。建議分別制定中線與長線理財建議,一旦確定理財計劃、輕易不做過多更改,不用為短線操作投入過多的精力。
理財建議:
中線理財策略(半年到1年之內):
1、A股點位已經很低,不必割肉33萬元的偏股基金,其在家庭財務中的占比約為15%,作為家庭進取投資的部分,占比十分合理
2、對于剩余的189萬元流動資產,建議如下分配:29萬元(或30萬元)建議購買6個月~9個月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保本收益型產品優(yōu)先;40萬元建議購買債券型基金;50萬元可購買偏債類型的混合型基金;30萬元購買實物黃金產品,存在銀行保險柜;最后的40萬元建議購買憑證式或儲蓄式國債,3年期產品優(yōu)先,每年能獲得1萬~2萬元的固定收益,作為家庭理財的最低保障。
以上策略中,保守、穩(wěn)健與進取理財產品在投資構成中的比例基本為2比7比1,風格穩(wěn)健為主、偏向保守。
長線理財策略:(主要指1~4年)
1、保守理財產品仍為國債,保留40萬元的投資;配置5萬元貨幣基金,作為家庭應急準備金。
2、債券基金只投資15萬元;混合型基金依然投資50萬元,但轉買標準混合的風格;增加黃金投資至50萬元,可以購買部分紙黃金;增加偏股基金投入,總額至60萬元;剩余20萬元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轉為浮動利率型產品,投資期限可適當延長至1年。
以上策略中,保守、穩(wěn)健與進取理財產品在投資構成中的比例基本為2比5比3。
日常消費建議:
1、建議傅女士為自己增買人身意外保險與重大疾病保險;為女兒購買健康保險,每年該方面的支出大約為8000~15000元。
2、為了女兒未來的教育,建議從現在起定投基金,以混合偏債類型為主,每月定投1000元。
3、母女兩人年消費應控制在10萬元之內。
下一篇:“2+2”再婚家庭理財:理性增值資產共有財產如何分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再婚夫妻也要管好“經濟賬” 家庭理財勿忘買保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