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大學生個人理財規劃方案
一、在資金的使用上
假定每月生活費為600元,理財專家作了一個較為合理的安排
⑴伙食費:早飯2元,中飯和晚飯各5元,女生3元左右。這樣的話每月正常伙食費在240至360元。這不包括在外用餐。為了保證自己每個月正常的伙食費,拿到生活費的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飯卡里面的錢充足。
⑵交際費:這方面的花費應該很少,平均每月控制在30元。
⑶交通費:按一周出去2次計算,一個月約10元。
⑷服裝費用:平均每月50元左右,男女不同,一般男生在這項的花費要少一點。真正需添置大件的一般家長由承擔。
⑸通訊費:30至50元。
⑹護理和日用品花費:50元。
如果照此安排,每月正常有50元到90元的結余,最多可結余190元。一學期5個月(實際在校時間一般只有4個半月),可以有250至950元的結余,這部分錢就可自由支配。
一旦進入大學,鈔票揣在兜里,吃喝拉撒全得自己管,有的大學生常常未到月末,一個月的生活費就用盡了。又不好意思向家里伸手,只得向同學借錢,下月初生活費到了再還錢,然后月末再借錢。這樣經常入不敷出的情況在大學里并不鮮見。看來,在大學里學點理財之道,管好自己兜里的錢還真是一門學問。提供攻略全集如下:
大學里有些錢是非花不可的,有些錢要算計著花的,還有些錢是根本不需要花的。一般來說,一個月300元有點緊,400元算是溫飽,如果有500-600元自由支配,基本上可以算是小康了,日子就可以過得比較滋潤。
男孩子吃是關鍵的,每個月要花250-300元左右,一般早飯2元,中飯和晚飯各4元。女生吃得相對少一點,這方面的開銷一般250元就夠了
日常的生活開支包括買牙刷、牙膏、毛巾、肥皂等生活必需品,當然,女孩子還少不了買點零食。所謂生活必需品當然是必買不可的了,所以,逛逛超市,買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是必須的,而且每次總得花上十幾元到幾十元。不過,女孩子還是可以從零食預算上進行裁減的。
手機在大學生中越來越普及了,差不多人手一機。雖然學生卡比較便宜,但還得掂量著用,要不然可是燒錢的機器。這方面的開銷每月50元左右。當然,剛開始一兩個月,可能因為不適應陌生環境。
還有上網費,如果沒電腦,千萬不要沉迷網絡游戲、網絡聊天,那可是個無底洞。
這方面的支出可大可小。同一個城市的老同學來串門,總要意思意思請頓飯吧。朋友、同學生日,少不了買點禮物。還有老鄉會、社團費、宿舍同學吃飯、班級同學吃飯等等。每月大約要花100元左右,女孩子比較省,也要50-70元。
剛到一個新城市,總要出門逛逛,或到其他城市找老同學,或者到城里買書,逛逛街。一般是周末出行,交通不方便的還要轉車,這方面的錢一般一個月在30-40元左右,當然這是搭公車的費用,打的可不止了。
一般女生在服裝這方面的花費會多一點,平均每學期要花200-400元。而男生則是一次性花費比較大,如買運動鞋等,一雙名牌鞋可是要花上幾百上千元的。所以,建議買衣服最好打折時再去買,也不要過于追求名牌。有的女同學還是比較明智,喜歡到一些小店里淘金,那樣可以穿出個性,又可以省錢。
在學校里的開支不少,不過進賬的項目也是不少,當然這些都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進行。只要打好算盤,兜里的錢可能還會越來越多哦。一些善于經營的學生就利用這些,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生活費問題,還能攢點錢,有的甚至還往家里寄錢。還是請一些“高人”給你介紹幾種來錢的招數吧。
每所大學都設有不菲的獎學金,最普遍的是國家獎學金,一般分一、二、三等。金額各個學校有所不同,但獲獎比例也比較高,尤其是三等獎學金,一般優秀一些的學生都可以爭取到。另外,還有一些公司設立的專項獎學金,是按學期頒發的。所以,努力學習,爭取獲得獎學金也是一個不錯的生財之道,畢竟,大學時代學習是最主要的。
利用業余的時間做兼職,如導游、促銷、導購、餐廳服務、市場調查、商品直銷等等,這樣的收入一般一個月能掙到100-200元左右。
二、閑錢的增值用途:合理存款
一種是,父母一次性給全了一學期的生活費。按我們既定標準,一學期生活費為3000元。專家的建議是:學生拿了錢后可以這樣分配一下:存一部分定期,存一部分活期。因為目前銀行最低定期存款期限為3個月,要保證定期存款不動,就要保證期間的每月花費,即前3個月每月計劃600元得有保證,那么可以用來存3個月定期的有2個月的錢,共計1200元。前3個月的花費可以存定活兩便。然后每月如有結余可以存入賬戶。
另一種是,父母每月會按時給孩子生活費。學生可以自己在銀行開一個儲蓄賬戶,采用跟銀行約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最少10元),每月定期從生活費中拿出20至30元存銀行,這樣一學期下來也有100至150元的結余。而且這種零存整取的方式對學生存錢有一定約束力。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每個月用剩下來的錢全部存入銀行,這種以少聚多的儲蓄方式很值得學生采用。
三、記賬越勤,理財越行
現在的大學校園中"月光族"越來越多,對付亂花錢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記賬。月初規劃好當月開支,比如伙食標準、日常用品等。細心一些的同學可以每天臨睡前花幾分鐘記一下當天的所有開支。一個月下來,就很清楚哪些錢花得不應該。
如果你覺得把錢都放在錢包總會手癢,那就可以辦一張銀行卡,每周分批定量取錢。不要覺得這是浪費時間,如果你連最基本的"理性消費"都做不到,就別提理財了。
四、想掙大錢就學習
目前做家教、打零工甚至炒股票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不少學生由于過于樂衷于社會實踐,導致多門功課不及格,甚至被退學。大學生想掙大錢,倒不如多花時間在功課上,得個獎學金"名利雙收"。與其在外奔波風吹日曬,坐在舒適的自習室學習,不是更愜意嗎?而滿腔熱情投入學習的一個直接好處,就是導致你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校外消費,無形中又幫你省了一筆巨大的開銷。
五、信用卡不是隨便辦的
現在信用卡熱已經席卷大學校園,雖然透支額度一般只有2000元左右,但對大學生而言,仍舊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信用卡理財并沒有錯,但它同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大學生沖動地用信用卡消費,不但使得生活成本增加,而一旦還不上錢,還將影響你一生的信用記錄。絕大多數大學生最好不要辦信用卡,哪怕它積分購物再誘人,羊毛終究出在羊身上。
六、創業靠的是積累
很多同學憑著熱情創業,但最終不了了之。創業靠的不是沖勁而是積累。首先是知識的積累,比如開一家服裝店,也需要積累,如何進貨、如何與客戶交流都是需要提前學習的。資金方面的積累,也很更重要。積累是一種習慣,有些同學拿了獎學金要么換新電腦,要么出去旅游,有些同學卻懂得把獎學金積累起來。有了積累,才有進一步的投資。
下一篇:5萬元如何理財最合適5萬元理財方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萬元如何理財一萬元理財方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