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1、存款變保險。本來去銀行存款,結果拿回來的卻是保單。近年來,銀行工作人員與保險公司相互合作,讓很多客戶在不知不覺情況下都購買了保險產品。(一般是分紅險和投連險)。實際上,這類保險的整體的保障功能不強,整體保費較高,而且分紅險中的分紅并不保證。且期限較長,提前支取還會被扣大量費用。
2、高收益P2P。以年化超過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3、高收益民間借貸。以年利率20%、30%甚至更高的回報為幌子,投資者一開始投入的幾萬后,嘗“甜頭”便追加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最終借款人逃跑、企業倒閉。
4、投資海景房?!懊娉蠛?,春暖花開”這樣的描述吸引來很多人。山東乳山銀灘就被描繪成一個“面朝大海、天藍海碧”的世外桃源,但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環境如此優越的銀灘,每逢冬季,這里入住率還不足百分之五。
5、投資紀念幣、收藏品。還有一類騙局,兜售一些紀念鈔、紀念幣、郵票、古董、古玩等,依靠豪華的包裝來迷惑你。另外各種“專家”口沫橫飛的推薦來吸引投資者,宣傳收藏潛力和升值潛力。可一旦投資買入,很可能就是血本無歸。你要不就是買到贗品,要不買到的根本就是不值錢的東西。
6、貴金屬投資。不法分子利用部分人賺錢心切的心理,在網上虛設“貴金屬交易中心、貴金屬有限公司”等平臺,吸引投資者投資,運行之初,平臺所有數據同國際指數同步,給投資者一個“正規”的假象,并承諾高額回報或誘人的條件,誘騙事主大量投資。實際情況卻是,這些交易中心根本不與市場掛鉤,是一個獨立的數據平臺,數據可以進行人為操縱,等投資者達到一定規模,平臺創建者就可以修改數據,讓投資者瞬間血本無歸。
7、投資境外基金、原始股。打著境外投資、高新科技開發旗號,假冒或虛構國際知名公司設立網站,并在網上發布銷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開發高新技術等信息,許諾高額預期回報,誘騙人們向指定的個人賬戶匯入資金,然后關閉網站,攜款逃匿。
理財陷阱介紹一、過度消費“不知數”
各種信用卡、白條讓手里沒錢的剁手族,有了足夠的勇氣去戰勝錢包的“空虛”,久而久之,超前消費、非必要消費、盲目攀比等不良消費習慣就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來。
沒有計劃地消費,不僅會讓自己成為“月光族”,更深刻的意義在于將原本可以用來投資理財,用來增值的資金用來消費,直接導致失去了工資以外的收入來源,也就錯失了依靠“外財”致富的可能。
要想建立健康的消費習慣,必須把自己的消費建立在合理適度的前提下。怎么才能做到理性消費呢?首先就要養成記賬的好習慣,知道自己每個月的整體花銷情況,包括在吃、穿、住、用、行、娛樂等方面的具體消費情況。每個月的工資到手后,最好將其分為基本生活開銷、必要生活費用和額外生活費用三個項目。這樣通過記賬,我們就能夠發現哪些消費是必要消費,哪些消費是非必要消費,從而有計劃地制定適合自己的消費規劃。一般情況下,消費支出應該是家庭收入的50%左右比較合理。
如果你對自己沒有信心,一個比較可行的方法是,收入-投資=消費,而不是收入-消費=投資。提前設定好一個用來投資理財的資金額度,用你的收入減去這個額度,用剩下的資金去消費。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我們每月有充足的資金去做投資理財,也可以幫助我們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二、貪圖收益“不知足”
一般情況下,由于知識水平有限,投入時間有限,每個人的投資收益也就有高有低。不論我們選擇哪種投資方式,都要時刻牢記,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尤其不能有“賭徒心理”,學會止盈止損很重要,有些時候止盈甚至比止損更重要,更加考驗人性。
風險承受力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貨幣基金類產品,風險承受力高的可以投資P2P、股票等等,既畏懼風險,又想要高回報的,可以嘗試銀行理財、基金定投等,做到知足常樂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投資理財時,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投資理財的目標,時刻保持風險意識,要做資本的“主人”不做資本的“奴隸”。
三、財務自由“不工作”
所謂財務自由,就是即使你不去工作,只靠投資所得的收益也可以應付日常支出。這和自由職業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做到財務自由的人可以當自由職業者,但是自由職業者未必能夠做到真正的財務自由。實現財務自由的前提一定是自身積累了足夠多的財富,才能有“說走就走的旅行”
對于朝九晚五的普通人來說,工作是實現財務自由的重要途徑,但不是唯一的途徑。我們還應該通過投資理財來加速財務自由的進程。如果自己不懂,可以求助專業理財規劃師,要知道理財規劃師可是現在以及未來的高薪職業。
四、資產負債“不夠高”
當今社會,除了富二代,官二代,幾乎人人都是“負二代”,房貸、車貸不僅把很多人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連父母輩都要被拉進來一起還債。資產負債比例過高,將會直接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萬一遇到突發情況,甚至會出現“資不抵債”的窘境。
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的看待,所以資產負債比高固然不好,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有壓力才會有動力。同樣的道理,如果資產負債比例過低,資本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就不會產生應有的價值。尤其在負利率時代,錢存銀行不花出去,實際上就是在貶值。再來看一看那些成功的大企業,哪一個沒有借債?不負債想要靠原始積累來白手起家談何容易?商場如戰場,機會稍縱即逝,不負債怎么能抓住市場先機?
所以過低的資產負債率和過高的資產負債率一樣,都是一種財務亞健康的狀態。我們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家庭資產負債,方能享受生活、追求理想二者得兼。
五、收入構成“不夠雜”
工薪族由于收入構成過于單一,尤其是當工資收入占比過大的時候,一旦收入來源中斷,家庭會因為沒有資金來源陷入癱瘓狀態。因此我們不僅要通過理性消費來“節流”,更要嘗試開辟新途徑來“開源”,才能夠增強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
下一篇:房產投資技巧有哪些中國房產投資十大城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產家庭如何理財三年換房五年換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