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的微軟是我服務的最后一個商業公司的話猶然在耳,半年后他卻又很確定地跳槽了,而且是老東家最直接的競爭對手。在這個頻繁跳槽的時代,我們還要不要忠誠,應該忠誠于誰?
一個已經習慣于充當行業老大角色的企業,怎能容忍任何新興力量挑戰其權威。所以,當時下最紅的企業Google從老大微軟那里挖走了一個名叫李開復的副總裁時,那個粗野的、被業界稱為微軟壞小子的CEO鮑爾默,表現得怒不可遏,鮑爾默甚至還曾經因為一名資深工程師跳槽到Google而摔過椅子,并發誓要活埋Google。而在7月5日,當李開復拿著辭職書推開比爾·蓋茨的辦公室的時候,比爾·蓋茨給給他的是一個黑色幽默式的回應:我們早就有告Google的計劃了,我們一直在等待一個副總裁級的人辭職,這樣起訴就合適了。
李開復究竟犯了什么錯?以至于遭受到微軟的如此激烈反對?甚至還受到網友的強烈批評。在不少人看來,從法律的角度,李開復涉嫌違反競業禁止的相關法律;從道德的角度,李開復則缺乏忠誠。忠誠與競業禁止,恰恰涉及到跳槽的兩個最關鍵問題。
跳還是不跳?
中國文化非常講究忠誠。一臣不事二主的觀念具有很深的影響力。在中國,幾乎到處都能見到關公廟,關羽因為掛印封金,千里尋主而成為忠義的化身,成為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典范。關羽無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還是作為一個民間傳說的主角,都被罩上耀眼的光環。而李開復的跳槽恰恰與這種忠義觀念相左。想一想吧,沒有微軟,那有今天的李開復。
李開復有很多離開的理由,但是閃電般離開是不可取的,這是很多網友的看法。一個普通的員工離開一個普通的崗位還需要提前一到三個月告知上級部門,更何況李開復已坐到如此之重要,如此之高的位置上,他的離去不應是閃電般的,而且更不容忍的是直接投奔競爭對手。
更重要的是,李開復違背了自己的忠誠原則。2004年11月,曾經有記者問李開復,什么時候離開微軟?李的回答是,我很確定微軟是我服務的最后一個商業公司,因為我的目標是做一個有巨大的影響力的人,沒有其他的任何公司能幫助我達成這個愿望。
但是事隔不到6個月,當他得知Google要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的時候,2005年5月份就開始秘密與Google接觸,并且請了3個月的假。此開復似乎非彼開復,這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事情不應發生在經常教育中國大學生應該誠信的李開復的身上。
李開復涉嫌違反競業禁止的相關法律規定,這是微軟控告李開復的最主要理由。微軟稱,李開復與微軟簽訂了保密協定,協定內容包括,在離職一年之內,不得從事與微軟展開競爭的工作。微軟律師說:(李開復的行為)簡直是對他與微軟所簽協定最肆無忌憚的侵犯,他現在的職位與當初在微軟所從事的工作構成了最直接的競爭關系。由于有這樣的競業禁止協議,由于李開復說過那樣的話,他就不應該跳槽嗎?
[鏈接一]跳槽的N個理由
下列情況,出現其一,就應該考慮跳槽。
沒有發展空間:在單位感受壓抑,無法發揮你的優勢,不被重視,發展、晉升空間小。
對目前的工作缺乏激情或者興趣:對工作失去激情或者興趣,注定不會成功,應該馬上跳槽。
公司面臨倒閉: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不能勝任現在的工作:遲早被開掉,識時務者為俊杰,跳吧。
損害健康的工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不能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或者工作本身損害身體,就跳槽吧。
有更好的機會:更好的機會的含義應該是新的工作能夠給你帶來實質性的變化,質的飛躍。
忠誠的演化
首先來看李開復的忠誠是否有問題。
最近中國某知名的人力資源公司的一份調查表明,66%的受訪者認為,一生不只需要一份工作,換工作是很正常的現象。當問及他們會對什么樣的公司保持忠誠時,49%的受訪者強調了能夠實現個人理想這一點,而看重薪水待遇和公司知名度的只有9%和4%。金錢已經不是左右員工忠誠度的第一要素,職業生涯的意識已經在大多數年輕職場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恒道信利人力資源管理平臺的職業顧問Kevin說,西方職業思維的沖擊,導致中國年輕一代的企業員工逐漸擺脫傳統儒家忠的思想,趨向更個人化的職業選擇。另一個數據也支持了這一觀點。55%的受訪人認為,雖然想保持忠誠品德,但面對更好的發展前途時,跳槽是可以考慮的。
而李開復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上也一再說明,自己在微軟,早已經不受重用,僅僅是微軟200多位副總裁的其中之一。而選擇Google是追隨我心的選擇,我要做有影響力的事。在中國,我能更多地幫助中國的青年,做最有影響力的事。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我應該聽聽我心中的聲音。無論這個決定帶來多少困難,如果我沒有追隨我的心,我將終身后悔。如果我沒有堅持我的原則。這就是李開復選擇加盟Google的理由。
職業專家表示,李的跳槽意味著,現代的企業員工們傾向于忠于某個職業,并往專業化方向發展,而不是忠于某個公司。只要這個公司對他的職業發展沒有幫助,他會選擇立即跳槽。一味講究忠誠反而有害于個人的發展。
而事實上,中國人所一向敬仰的關羽,也因為過度忠誠,講義氣栽過跟頭。火燒赤壁后,關羽在華容道上演了一幕私放曹,是什么促使關羽放棄這次改變歷史格局的機會,而讓曹操從他青龍偃月刀下死里逃生呢?眾所周知,關羽是為了報答曹操當年知遇之恩。關羽重義輕利可圈可點,知恩圖報固然亦是為人之要義。然而這一次華容道上私放曹卻是以吳蜀聯盟的集體利益酬答曹操個人之恩。有詩言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關羽卻因一個忠義虛名而置軍令于不顧,使曹操得以茍延殘喘,得以保存實力。赤壁之戰直接促成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卻由于一個強大曹魏政權的存在使劉備政權生存得十分艱難,形同夾縫。
忠誠的發展,早已經由講義氣式的忠誠于個人發展到了忠誠于公司,而到現在,則是忠誠于個人的職業生涯。
職場貼士:大多數想獲得成功的人都利用有用的時間來寫表示感謝、慰問和祝賀的私人信函。但是,如果所要寫的是日常工作的備忘錄、公函、資料匯總和表格的話,他們就會依靠以前寫過的文字資料來節省大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