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在歷次招聘會上,很多求職者懷抱著簡歷到處遞,如同做著和別人相同的生意,怎么好成功呢?
我們去求職就如同向各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他一定是需要才行。可是來洽談的人太多了,“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需要想辦法讓對方對我們眼睛一亮才會有戲。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一個小伙子去求職,但他的條件比不了別人,被擋在門外。他想只有親自見到老板,才會被賞識。于是他避開了求職的人群,來到老板的車前,脫下自己的衣衫來賣力地擦車。老板出來看到他在擦車很不解地問他為什么,他說:“我要當你的伙計,我不怕賣力氣,也肯動腦筋。”老板拍著他的肩膀,收下了他。后來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躋身于美國的富翁行列。那個小伙子的例子,說明做事情要動腦子,講究創意,讓對方賞識才會成功。
比如“求職”這個提法一下子就把人框死了。一個人到了求的地步,自己就先被動了。在自己求職的時候為別人創造一個需求,那他就是求者。如果連抓到老板的本事都沒有,如何能工作好?
職場貼士:職場簽約,無論國有還是民營,看重的都是你貢獻給企業或單位的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