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2004年人才勞動力現場招聘會今日開幕。6000多個就業崗位對于求職者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在這樣的機會下,求職者應如何為自己增添一份勝算呢?本報記者采訪了多家用人單位,為晚報讀者開出一劑求職“良方”。
應聘準備篇
看重一分鐘“推銷”
海口保稅區一家醫藥企業人事經理呂濤建議,在招聘現場,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平均幾分鐘就要接收一份簡歷,怎樣把握短暫的交流時間,給用人單位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應該是求職者需要事前準備和現場注意的環節。比如設計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把自己美好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應該可以為競爭下一輪面試機會拔得頭籌。
簡歷要“肥瘦”正好
可想而知,在1萬多人的會展中心,很多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會被求職者搞得暈頭轉向,有可能忽略了你的現場表白。這時,一份簡單而有特色的簡歷就成為你與企業之間唯一的橋梁。記者調查了解發現,半數以上的用人單位只要看到求職者條件符合,馬上就會收下簡歷,回公司再研究篩選。因此,簡歷的頁面、字體應盡可能美觀且有特色一些,避免冗繁。
善用肢體語言
一位保險公司女人事主管徐靜告訴記者,他們在眾多求職者中最看中的就是求職者在真實生活中展現的真實的氣質,如果在短暫的介紹中,聲音流暢自然,充滿自信,勇敢地與對方進行眼神的交流,表情積極向上,這樣就會很容易抓住對方的注意力。用人單位也不排除在現場就通知應聘成功準備上班參加培訓的可能。
現場求職篇
市人才勞動力交流中心主任黃斯雄建議,年輕的大中專畢業生應該提醒自己,將各種學歷證明復印件、四六級英語證書、計算機證書等都準備齊全,身上的穿戴也要注意細節,語言表達方面不要張口閉口“你們公司”,聽多了對方會產生反感,最好用“貴公司”之類的禮貌用語,盡量少使用“那個”、“恐怕”這些口頭語。
不少用人單位反映他們欣賞的求職者多是在第一時間就能夠引起共同話題的人。那么能引發與招聘方共同話題必然需要求職者事先對自己所看中的企業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建議求職者在赴會前盡量多瀏覽一下近期企業招聘人才的動向,或先到期待的企業上去瀏覽一下,做到心中有數。
積累經驗篇
陳超凡因為精心準備,很快就被一家合資企業看中。開始因為很多和他一同出來找工作的朋友還沒有就業著落,還可以安心工作,可是朋友耐心尋找后獲得一份待遇各方面都比自己強的單位后,他開始后悔過早過急地選擇了自己的單位,于是心里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點評:不少人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看到身邊朋友和自身條件所差無幾,但卻有更好的就業機會,于是就感覺委屈了自己,再想跳槽或重新定位,反復琢磨浪費心思卻沒有把精力用在現有的工作中,就白白浪費了人生最重要時間段的光陰,而且浪費的一年或更長的時間很可能成為今后重新擇業的障礙。(杜穎)
職場貼士:心愛的明星球隊或運動員。你最喜歡的可能是面試官最討厭的,即使官憑這一點就反對你很不合理性,可是也無可厚非。
下一篇:求職故事:“熱”出來的機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強手如林 求職者怎樣在小組面試中“出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