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專家提醒, 網上求職 要注意選擇、辨別、核對所發布的相關信息。 李瓊攝網絡招聘正在以其強大的信息功能、方便快捷的方式在人才招聘領域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但是, 網上求職 存在的信息過時、虛假、個人資料外泄等陷阱,也給網絡求職用戶帶來了相當困惑。
有關專家提醒,一旦在網上發現虛假信息,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通過執法部門來對發布虛假信息的單位進行處罰。此外要注意選擇、辨別、核對所發布的相關信息。
招聘方:最怕打開電子 簡歷
某外企的人事經理說,他現在幾乎不敢相信從網上傳輸過來的 簡歷 ,因為大部分都是水分太多。由于 網上求職 ,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不見面,彼此只能通過“電子 簡歷 ”來完成首次 面試 ,因此一些求職者會肆無忌憚地給自己“鍍金”。明明只是中專文憑,卻毫無顧忌地在電子簡歷上填上“大學本科畢業”;明明僅擔任過部門經理,簡歷上卻赫然寫著“公司副總”。
案例:某人力資源曾一次收到近百份一模一樣的電子簡歷,而且內容冗長。
提醒:有些急于求成的求職者希望公司能看到自己的簡歷,就在網上不?!肮嗨?,一次發送幾百份相同的簡歷。其實這樣更不利于自己的求職。
求職者:最怕受到騷擾和被騙
而不少求職者則反映,他們在一些求職發布 求職信 息后,往往會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或被通知已被錄取,結果到了被人騙后才發現自己上了當。
案例一:A同學在某求職發布 求職信 息后,就不斷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問她愿不愿意從事“特殊服務”。A在憤怒之余百思不得其解:這些人是怎樣知道她的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的?
提醒:很多同學為了找到一份工作,到處“撒網”,不管什么招聘都上去注冊,往往給自己帶來麻煩。專家提醒,填寫簡歷時,盡量不要使自己的 個人簡歷 處于無條件公開的狀態。應盡量選擇大型、專業、知名的人才進行瀏覽、注冊。
案例二:B同學網上求職時,相中了一家深圳的公司。很快,該公司回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稱決定聘用B,但由于其所學專業與該公司要求不吻合,需要 培訓 ,而因為路途遙遠,B可以先在家學習有關教材,再來深圳參加 培訓 。于是B高興地匯去了1000元“ 培訓 費”。錢匯過去之后,B再沒有得到任何回復,才意識到上當了。
提醒:求職者對各種名義的收費要提高警惕,在雙方沒有達成用人協議前,招聘單位是不能向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的。
案例三:C同學與自稱是××公司的“人事部經理”在車站碰頭。突然,“人事部經理”說要用她的手機給單位打個電話聯系一下,然后趁機搶走C同學的手機逃之夭夭。
提醒:如果接到陌生的電話(包括通知 面試 或其他詢問電話)打來,注意不要回答太多個人問題,對于通知 面試 的電話,一定要對公司的地址及面試地址進行核實。
職場貼士:職場新人:職場新人應樹立穩重、嚴謹的形象,遵守紀律,從點滴做起,沒有一個上司喜歡下屬踩著鈴聲進辦公 室,手里還抓著沒來得及吃的早點
下一篇:大學生求職途徑 --- 網絡招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跳槽到新單位后別對老東家說三道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