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地方挖井,若挖兩鍬挖不出水,是換個地方再挖,還是只認準這個地方,不管怎樣艱難都堅持挖下去?”昨日,漢口某商貿公司招聘總經理助理的面試中,這道開放式問題,考驗出幾名求職者對工作的態度。
面對這道問題,有求職者回答:如今是講究效率的時代,“愚公移山”未必就是明智之舉,與其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如迂回變通,換個地方重挖,多方嘗試才能找到最容易挖出水的地方。也有人認為,堅持在一處挖,一旦碰上土質問題,也許比不斷換地方挖,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最終挖到水后的成就感,也是無與倫比的。
求職者李其剛則回答:“不論哪口井,應該都是可以挖到水的,只是存在水量多少、付出努力多少的不同而已。找到自己最想挖的那口井,認真地堅持下去,若挖到的水很多,當然可喜,挖到的水少也不會后悔,因為這個過程是讓自己高興的。”他的回答得到了考官們的一致認可,并獲得了進入下一輪面試的資格。
面試官吳陽告訴記者,其實,這兩種挖井的方法并無絕對的錯對之分,但頻繁變換有見異思遷之嫌,而死認一處又有些過迂,這其實可以折射出應聘者對工作的態度。李其剛的回答表明他是個懂得規劃的人,找到合適的工作,認準了一件事,應該可以穩定下來直到做出成就。而企業發展,需要的就是這種做事有計劃、有恒心的人才。(任寶華)
職場貼士:在很多場合下,你所表現出的外在形象要遠比你真正的本事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