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對國企充滿好奇和渴望,大家都認為國企薪酬待遇相當好,工作又輕松,現在讓大家看看國企的薪酬待遇排名!
這里說的國企包括國資委下屬的央企,也包括金融國企,特指總部機關,不包括分支機構和下屬機構。薪酬包括工資、獎金和現金福利。
第一檔:國家電網、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新人轉正稅后20W+,中石化可能稍低。
第二檔:中移動、網通、聯通,新人轉正稅后15-20W。
第三檔:各國有銀行總行、國有保險公司總公司,新人轉正后10-15W。
第四檔:五大發電集團總部、幾大進出口公司總部,新人轉正后10-12W。
第五檔:其它非壟斷性國企,新人轉正后8-10W。
這些年大家總在說央企薪酬多高多高,可來回來去引用的數據無一例外有點老。
比如,“電廠抄表工年薪10萬”——這已是2006年的舊聞了。
再比如,“豪門央企(石油石化、通信、煤炭、交通、電力等壟斷央企)工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4倍”——這話出自2006年的一份非官方報告。
再再比如,“1500多位央企副總以上高管總薪酬每年增長4600萬元合情合理”——這句話直到今天還在被當成新聞報道,但一模一樣的話,其實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早在2008年就說過了。
全國人民都在抨擊央企薪酬高,可抨擊來抨擊去抓住的不過是雞零狗碎、陳芝麻爛谷子的邊角料,真相依然捂在蓋子里發酵。雖說咱們幾乎每個月都能聽說“央企/國企薪酬制度改革”正在搞,雖說咱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聽說某某新政——比如對飯補征個稅什么的是要拿央企/國企高工資、高福利開刀,但可笑的是,這些理論上屬于全國人民的企業,他們飽受詬病、一直說要改革的高薪酬究竟是多高,根本沒有“有關部門”愿意通報。
也正因為如此,當昨天財政部在其官方網站掛出那篇“就《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答問”的文稿,沒幾個人關心“通知”本身,絕大部分眼球全都被這份“答問”里充當材料的一段數據抓過去了。這段數據是:“2008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財務決算顯示,央企人均福利費支出為3387元,占工資總額的7%;其中最高的企業人均福利費支出為4.46萬元,占工資總額26%;最低的企業人均福利費支出為149元,僅占工資總額0.6%。”
如此算來,2008年央企的人均工資是48385元/年,其中工資最高的央企(姑且認為福利最高的工資最高)人均工資是17.15萬元/年,工資最低的企業(姑且認為福利最低的工資最低)人均工資是24833元/年。
而這份薪水的背景是,2008年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1843.5億元,同比下降25.2%。其中中央管理企業累計實現利潤6384.3億元,同比下降34.2%。除了煤炭企業外,電網、交通、石油、石化、鋼鐵、有色、汽車等重點行業利潤均明顯下降,發電企業、航空企業還出現大幅虧損。
而這份薪水更大的背景是:2008年我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9229元——之所以有這么高,是因為私企員工、個體戶的收入都沒往里算,據國家統計局今年10月份披露的數據,2008年我國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7071元,據專家推算,要是加上私企員工,我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至少會被下拉15個百分點。照此一算,央企人均工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95倍,其中工資最高的央企人均工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9倍。
再考慮到不同央企之間還有那么大的收入差距(近7倍),同一個央企內部還有那么大的收入差距(按一直沒執行好的規定是小于12倍),咱們可以想見,這些年央企——特別是其中的豪門央企與普通企業的收入差距是在縮小還是在加劇。
沒有透明就沒有公平,雖然據報道,國資委已下定決心對央企薪酬制度進行大膽改革,進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但當央企工資總額已遠遠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且從沒有“有關部門”正式公布有關信息,公眾只能從其他文件中一窺究竟的時候,這種捂在袖筒里秘密進行、暗地里“下定決心”的改革只是讓人擔心,擔心改革成了悶葫蘆里的游戲,從頭啞到底。
下一篇:面試問題:在未來幾年里職業規劃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公務員面試常見問題匯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