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將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促進養老待遇穩步提高。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本著“老人不變、新人規范、中人過渡”的原則,將養老待遇與本人繳費多少、繳費時間長短、退休早晚相掛鉤,形成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特別是對于“中人”,按照國家規定設立五年過渡期。過渡期內按新辦法計算的待遇低于原辦法的,減少部分全部補齊,確保新、老計發辦法的平穩過渡。
擴大社保補貼范圍 再就業相關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
從本市2006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本市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社保補貼、職業介紹和培訓補貼、主輔分離等再就業政策,將由2005年底延長到2008年底。
今年,本市將延伸、擴展、調整、充實再就業政策,創造良好的再就業環境。本市在2002年已經將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納入政策扶持范圍。這次主要是擴大到高校畢業生、被征地農民和農村轉移就業人員。增加對“4050”人員從事靈活就業的社保補貼。此項政策本市2003年已經在困難企業從事靈活就業的大齡下崗職工中實施。這次主要是擴大社保補貼范圍,對服務型企業、商貿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在給予養老、失業保險補貼的基礎上,增加醫療保險補貼;對從事靈活就業的大齡失業人員,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養老、失業、醫療保險補貼。
看小病先去社區 醫院醫保年底全部實現門診網絡結算
本市2006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完善現行醫療保險制度和政策,擴大醫保受益人群,保障弱勢群體人員醫療保險權益。本市今年將對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在一、二級醫院試行首診制度,引導參保患者小病就醫到社區。對首診醫院不能治療的,根據病情需要再轉到三級醫院或專科醫院。
實行醫保專用票據管理。制定農民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辦法。對已經與用人單位形成長期穩定勞動關系的農民工,享受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待遇;對從事季節性、靈活性短期工作的,本著管大病、保當期的原則,實行大病統籌辦法。
加快定點醫療機構與社保經辦機構門診聯網步伐,今年年底全部實現門診網絡結算。通過信息網絡手段,提高經辦結算效率,縮短參保職工費用結算時間,實現住院、門診就醫實時監控,遏制醫保結算中的違規現象。
1.4億元安排退市特困國企職工 退休人員要全部托管
從本市2006年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安排1.4億元再就業資金支持職工托管和分流就業。對退出市場的國有特困企業按人均不超過6000元的標準給予企業經濟補償金補貼;對轉移勞動關系再就業的,給予新單位5000元再就業補貼;對自謀職業的,在給予經濟補償金的基礎上,再發給本人不超過3000元的自謀職業補貼。
今年,本市工業和商業系統將有358戶國有特困企業退出市場,涉及職工6.4萬人,退休人員11.3萬人。勞動保障部門專門制定企業職工整體分流和企業退出辦法,明確規定企業退出,債務必須結清,有就業愿望的必須分流安置。對退休人員全部托管,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4050”人員從事靈活就業,享受養老、醫療保險補貼到退休。喪失勞動能力人員全部托管,享受養老、醫療保險補貼和生活費補貼;工傷醫療期人員全部托管,享受醫療期待遇;鼓勵轉移勞動關系,在新的單位實現就業;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職場貼士:微笑是無聲的語言,是溝通的和一種好方法,會心而真誠的很笑意,會使同事對你友善,而友善更是贏得大家好評的最好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