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摘要】 目的 總結小兒高熱驚厥的護理體會。方法 對86例小兒驚厥進行嚴密的病情觀察及細致的基礎護理。結果 86 例小兒驚厥患者沒有發生任何并發癥,均痊愈出院。結論 驚厥是常見急癥之一,系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或功能性異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傷,嚴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時進行搶救,做好綜合護理對患兒痊愈具有重要意義。
小兒驚厥為兒科急癥,以熱性驚厥為多見,發病率很高,據統計6 歲以下小兒驚厥的發生率約為成人的10~15 倍[1]。主要表現為陣發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多半有兩側眼球上翻、凝視或斜視,神志不清。有時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牽動,呼吸暫停,面色青紫,有時可伴有大小便失禁[2]。發作時間可持續幾秒鐘至幾分鐘,驚厥發作時間過長、未及時搶救或反復發作可導致腦嚴重缺氧發生腦損傷[3],進而導致智力低下或發展為癲,嚴重者可導致中樞性呼吸衰竭而死亡。若不及時就醫采取止痙措施,可危及生命。現將多年來在急診科工作積累的經驗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86例患兒中男52 例,女34 例。年齡3 歲以下50 例,占58. 2 %;3~8 歲的36例,占41. 8 %;其中年齡最小2 歲,最大7 歲10 個月。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致高熱驚厥40 例,腸道感染致高熱驚厥28 例,鈣缺乏癥致高熱驚厥18 例,平均驚厥時間為0~5 min。
1. 2 急救方法
1.2.1 一般處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刺激人中合谷穴。
1.2.2 氧氣吸入:驚厥發作時應及時吸氧,以改善組織缺氧,增加血氧飽和度,避免發生腦水腫,鼻導管吸氧0. 5~1. 5L/ min,面罩2~3 L/ min,若有窒息,應立即行人工呼吸或口對口呼吸,建立靜脈通道。
1.2.3 藥物止痙:(1) 苯巴比妥:為首選藥,劑量5~10 mg/kg,iv或肌注;(2) 安定:劑量為每次0. 3~0. 5 mg/ kg 緩慢靜注,癥狀不緩解可15~20 min 后重復使用,1 d 之內可用3~4 次。(3) 水合氯醛:10 %水合氯醛,每次0. 5 ml/ kg 保留灌腸。
1.2.4 密切觀察病情監測生命體征:對于驚厥緩解后的患兒,要注意其面色、瞳孔、神志、四肢的觀察,高熱患兒面色呈熱癥面容。如驚厥患兒面色蒼白,有明顯中毒癥狀時,則往往為嚴重的感染性疾病。如流行腦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若突然發生面色灰白、發青,則表示病情加重,預示腦水腫加重或腦疝的發生。驚厥發生后其神志是清醒的,如有意識改變則要考慮是否有腦部器質性病變,還要注意檢查患兒肢體運動、肌張力情況。
2、護理體會
2.1 保持呼吸道通暢 驚厥發作時不可將患兒抱起,應立即將患兒平臥,即刻松開衣領,取頭側平臥位,及時清除患兒口鼻及咽喉部內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氣管引起窒息呼吸道。
2.2 注意安全,加強防護 抽搐發作要注意防止碰傷及墜床,必要時約束肢體,上、下牙齒之間應放置牙墊,防止舌及口唇咬傷。對抽搐頻繁者應設專人護理,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內光線不宜過強,并保持安靜。治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動作要輕柔敏捷。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3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 是在搶救中保證給藥,供給液體及營養的途徑,是獲得搶救成功的重要環節。最好選擇粗直、彈性好的血管,行留置針穿刺,以保證點滴通暢不滲漏。對持續、頻繁抽搐的患者,使用20%甘露醇,注意輸入速度,應在30min內滴完,同時防止藥液外滲。
2.4 高熱護理 高熱引起的驚厥,應立即使用退熱劑。中樞性高熱時給予物理降溫,為預防腦水腫,以頭部物理降溫為主,采用冰帽,降低腦組織的代謝,減少耗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利于腦細胞恢復。其次為枕下、腋下、腹股溝放置冰袋,忌擦胸前區及腹部,在冰袋外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凍傷;亦可用35 ℃~40 ℃溫水擦浴。降溫過程中應密切觀察體溫的變化,面色、四肢冷熱及出汗情況,以防虛脫發生。降溫后30min測體溫一次并及時記錄。
《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相關文章:
1.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與護理
2.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護理
3.小兒播散型水痘患兒34例的護理體會
4.熱毒寧注射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分析
5.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護理(2)
下一篇:MBA碩士畢業論文范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山東省發展鄉村旅游業的策略探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