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地理小博士是為數不多的地理類競賽,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地理小博士論文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地理小博士論文一想必大家都看過2012這部大片,其中山崩地裂,火山爆發的場景讓人驚訝和恐懼。近年來地震頻繁,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智利地震……最吸引全球目光的還是今年日本9.0級強烈地震,這次強震使日本本州島向東移動大約3.6米,地軸移動25厘米,使地球自轉加快1.6微秒。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宮城縣牡鹿半島向震中所在的東南方向移動了約5.3米,同時下沉了約1.2米,這是日本有觀測史以來最大的地殼變動記錄。而朝鮮半島也東移5.16厘米;我國北方地區也出現幾毫米的東移現象。2012真的來了?科學家們眾說紛紜。但在毀滅降臨之前,我們要盡力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前提就是了解地震前兆和防護知識。
1.宏觀異常觀察和觀測
(1)定點觀察與群眾性觀察。定點觀察一般由區縣地震工作部門承擔,1978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國絕大多數區縣地震工作部門都開展了宏觀異常的定點觀察工作。群眾性觀察可分為觀察點、觀察哨及群眾性普遍觀察三個層次。
(2)觀察點的布設與觀察對象的選擇。宏觀點一般布置在活動斷裂帶的兩側或其拐點、端點、交叉部位的基巖露頭地區,要盡量避開環境和人為干擾,而選擇環境比較安靜、工農業生產干擾小、無環境污染的地區。
宏觀觀察對象的選擇應該本著易于觀察、易于識別、受環境干擾小等原則。動物觀察對象應該飼養簡單,生命力強,選擇多種觀察動物時還應注意到種群之間應避免相互影響。盡可能選擇已被證明對地震有一定反應的動物。
2.宏觀異常觀察的內容和方法
(1)震前地下流體宏觀異常現象的觀察內容和方法。在地震史料記載中,震前地下水位升降變化最為常見,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也較為普遍,即主要表現為水溫變化、翻花、冒泡、打旋、發渾、變色、變味等。對地下水的觀察,不僅要了解地下水變化的原因,還要了解地下水(如井泉水、龍潭水、溫泉水)所處的構造部位、水的補給源、正常動態、干擾因素(降雨及工業用水、農田灌水、氣候變化、季節變化、補給源變化)以及正常水溫變化范圍、水的透明度等。
(2)震前動物宏觀異常現象的觀察內容和方法。對鳥類,如對家鴿的觀察主要以驚飛、視聽反應和進窩時間等為主。其他鳥類,如鸚鵡等,一般以撞籠不休,驚叫等為異常。魚類以浮跳、上躥、驚游、跳出、扎水、尾巴上翹、活動加劇等行為反應為多。對大牲畜、家畜、家禽、狗、貓、蛇等陸生動物的觀察應選擇2~3種作為代表,重點從行為活動和生活節律兩方面進行觀察。
(3)其他震前宏觀前兆的觀察。在地震前的短期和臨震時段,在未來震中地區除地下流體、動物出現宏觀異常反應外,還可能在未來的發震構造帶上和極震區出現局部大氣增溫、地裂縫、地面凸起或塌陷、人感不適、植物異常、局部熱異常、地聲、地光、地氣霧等震前宏觀異常現象。
震前的宏觀現象有地聲、地光、噴油、噴氣、地氣味、地氣霧、地下水異常、井孔變形、動物行為異常、植物異常、氣象異常等。
了解了地震前這些征兆,我們再看看如何在地震來時保護自己
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和避震場所;清除樓道和門前的雜物;妥善處置室內易燃易爆物品;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里裝上家庭成員名單、工作單位、通訊號碼等。有確切血型的要寫明血型。
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此時要保持冷靜,
(1) 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2) 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 桌下面或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等。在教室里可躲在書桌下或墻角邊。在車間里可躲在機床下或小房間。在影劇院,在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3) 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4) 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用枕頭頂在頭上,用臉盆頂在頭上,用書包頂在頭上,用雙手護住頭部。
掌握這些知識,我們就能在天災來臨時盡力保護好自己,生命是如此的珍貴。
地理小博士論文二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環境的利用越來越廣,影響程度越來越深,對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增強。同時,環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環境問題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此,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為解決環境問題出一份力量。
現在人類科技迅速發展,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經濟實力直線提高,但是這也意味著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并且因此而引發了許多的環境問題,其中包括了酸雨污染,溫室效應,氧層的破壞,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積減少,物種滅絕,水資源危機,垃圾成災,城市大氣污染等。人類大量的燃燒礦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向大氣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由此增強的溫室效應會加劇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其中,美國是第一大國,中國是第二大國。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導致南北兩極的冰蓋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計算,如果人類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2~5攝氏度,海平面上升30~00厘米。由此會帶來災難性后果。隨著氣溫的提升,預計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島國將面臨被淹沒的威脅,同時海平面的上升也會帶來暴潮和洪澇災害等自然災害的增多。
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氟氯代烷的過度排放。臭氧層主要
是由臭氧組成的,臭氧分子在自然狀態下會少量轉化為氧分子,但這種轉化對臭氧層的形象幾乎可忽略。氟氯代烷在高空會解離出氯,而氯可以催化(加速)臭氧轉變為氧的反應(這個過程中氯并不消耗)。于是臭氧層被破壞了。
大氣污染源可分為自然的和人為的兩大類。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而形成,人為污染源是由于人們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而形成。在人為污染源中,又可分為固定的(如煙囪、工業排氣筒)和移動的(如汽車、火車、飛機、輪船)兩種。由大氣污染引起的酸雨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才出現的環境問題。世界上的酸雨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歐以及中國長江以南。我國長江以南重慶、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江蘇、江西、浙江等省市受酸雨污染嚴重。
對于這些自然災害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出一份力來節能環保讓城市讓生活更加美好。節能環保并不難,我們只要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電燈、電腦、空調??任何電器一旦不用了,應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選擇節能空調,溫度不要開得太暖或者太冷。這不但耗能,而且讓人體不舒適,削弱了人體自動調節體溫的能力。
●使用節能燈泡。一只11W節能燈的照明效果,頂得上60W的普通燈泡,而且每分鐘都比普通燈泡節電80%。如果全國使用12億支節
能燈,節約的電量相當于三峽水電站的年發電量。●多步行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積極參與植樹活動。
下一篇:生命在于運動為題六年級議論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最新高中地理教學論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