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引導語:生命科學專業算是冷門專業之一了,而有關生命科學的論文要怎么寫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摘要: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我國新教改的一項重點任務,該模式的教學是基于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而衍生的,因此,其教學模式的建立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技術虛擬仿真實驗不僅能夠健全教學體系,更能夠通過信息化技術的融入來讓教學方式更加豐富,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與探究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以技術虛擬仿真實驗為切入點,對我國構建生命科學與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重要性和方式進行論述分析,以期能夠推動我國教學體系的完善與進步。
關鍵詞:生命科學;技術虛擬;實踐教學;實驗教學體系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現階段我國教學模式在各個階段、各個領域均呈現出了信息化和數字化。從小學到大學,從社會研究到企業研究。教學模式的信息化,標志著教育體制的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其中,信息化的教學方式是提高受教者享受技術教學的根本。所以,要不斷挖掘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不斷將信息化與數字化的教學模式引入教育中去。其中技術虛擬仿真實驗作為推動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模式,不僅能夠彌補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的不足,更能夠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滿足智能類和通訊類的專業的試驗需求。借此來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技術虛擬仿真教學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一)滿足信息類與技術類專業的需求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信息化生產市場的形成都是相關技術知識普及的結果,為此,便與教育中的知識推動技術的發展和技術反推動教學的進步形成了相互作用的關系,為此,強化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建設,便可以對現階段高校的技術類專業進行支持。例如,計算機專業、通訊專業、智能化專業、電子元件專業等。現階段我國高校在進行信息與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時,必須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器材和教學設備進行,只有讓學生擺脫傳統的課本理論學習方式,將理論付諸于實踐才能促進實用性價值的提升。為此,部分高校在對相關專業進行教學時,便采購了相關的大型設備,如中央空調和交直流電機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設備的應用率并不高,加之高額的經費需求,便形成了資源浪費的狀況[1]。而且,許多高校的經費緊張。為此,就要大力推廣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該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分組實驗的方式加強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更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與實驗室中的試驗實物進行結合,讓學生在仿真試驗教學中體會相關知識的原理結構,進而滿足相關專業的需求以及避免教學資源浪費。
(二)提高教學的時空范圍
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已經成為了現階段我國對相關智能化與信息化專業教學的必備方式。這不僅是學校自身經濟條件限制所決定,而是教學模式科學化、高效化的要求[2]。為此,在對計算機專業和電子設備類的專業進行教學時,為了能夠加強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就必須加強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應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教學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的。眾所周知,互聯網技術的互動性和時效性極強。為此,通過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不僅能夠提高相關專業教學的時空范圍,更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良好“消化”。
(三)培養學生對試驗教學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在傳統的試驗教學課程中,學生的實驗經常受到儀器數量的限制而不能高效的對所涉及的知識與理論進行了解。很多學生在課程中缺乏詳細的指導而對相關知識點產生抵觸情緒,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產生了消極影響。而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不僅能夠讓學生通過虛擬的試驗進行隨心所欲的實踐操作,更在每一步的試驗過程中添加了詳細的指導。讓學生在試驗學習的過程不斷形成自主實驗、自主學習的習慣[3]。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實踐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二構建生命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流程
在生命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其具體體系的構建要遵從一定的流程。為此,筆者對相關過程做了整合,具體如下:
(一)內容建設
實驗教學中要對相關的教學內容做出具體的分類。因為,不同專業的學生所涉及的知識點差異極大,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分類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應用從外在的形式上看就是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通過新媒體的虛擬技術來為學生搭建生命科學實驗學習平臺,進而提升針對性的知識教學。
(二)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預判
在這部分內容上,旨在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預習。學生在進行技術虛擬仿真實驗之前,首先通過計算機對相關的知識結構和理論體系有一個明確的認識[4]。例如,紅白細胞病變過程中,要在實驗進行之前就對相關的內容進行預習。進而避免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產生理論上疑問。
(三)提高實驗項目的標準
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要具備良好的直觀性和立體性。為此,在對專業化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時,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多添加一些表格和圖形。避免通篇的文字理論,若條件允許,還可以通過紅外探測等設備來作輔助教學器材,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到更好的視覺效果。
(四)方式建設
在進行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時,要充分將人物和場景進行有機結合,打破“傳統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單一性,積極利用電子顯示屏來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
(五)增加協同實驗研究性
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增加學生之間的協同工作能力是其中重要一項。虛擬實驗中,學生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處于同時進行的狀態。為此,通過加強學生之間的協同配合來完成實驗,便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具備重要意義。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調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分組進行試驗研究,并對學習中所產生的問題通過共同探討的方式解決。增加協同配合學習的能力。
(六)“軟件”與“硬件”兼施
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對試驗器械的選擇,對實驗中所運用新媒體設備要過關,避免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出現硬件意外事件。否則會打亂學生實驗的進度,影響學生學習的連續性,對教學質量產生消極影響。此外,還要強化軟件場景的建設,在對血紅蛋白分離純化的實驗進行研究時,要對實驗學習的內容進行“模塊化”,將學生要研究和實驗的領域進行不同模塊的構建,讓學生從不同模塊中挑選出對自己實驗有幫助的數據[5]。這樣不僅能夠讓實驗針對性強,更能讓學生自主的對不同知識點進行安排分析,形成有序的研究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七)教學評估
在生命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體系中,教師在教學中所呈現的引導作用被逐漸弱化。為了能夠明細教學質量標準,就必須對相關的教學評估進行體系化的建設。第一,要對方案的流程進行評價,學生在進行實驗學習的過程中,其提供的方案選擇,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此,要對其中的優秀方案進行整理;第二,虛擬試驗教學中的交互環節評估[6]。在這部分,旨在評估學生是否在學習中建立完善的理論知識儲備,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對每一步的試驗彈出一個相關問題,只有答對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三結語
伴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完善,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興起衍生了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不僅符合現階段高校教學的標準,更是教育在時代發展下的必然產物。該教學模式能夠充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目前,我國部分大學已經逐漸實施生命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這種“虛實結合”的教學模式標志著我國教育體系邁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參考文獻
[1]李彬彬,蘇明周.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探索與構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02):96-100.
[2]劉亞豐,吳元喜,蘇莉,劉凌.生命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02(09):120-123.
[3]吳涓,孫岳民,雷威,徐春宏,秦藝,宋愛國.東南大學機電綜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規劃思路與進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06(10):5-9.
[4]錢猛,崔瑾,成丹,楊娜,何琳燕,何健,沈振國.南京農業大學微生物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索[J].微生物學通報,2016,05(04):861-866.
[5]路勇,馬修真,高峰,李淑英,費景洲.船舶動力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建設與實踐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02(03):117-119.
[6]楊振德,玉舒中.森林保護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6,01(21):268-270.
作者:崔振波 單位:東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