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摘 要:由于學科起源的歷史因素以及管理學與經濟學之間的同質性,“經濟學泛化”與“管理學弱化”現象日趨明顯,管理學的學科價值一度受到質疑。然而,管理學與經濟學具有異質性,兩者在研究對象與內容、人性假設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為了獲得長遠的、突破性發展,管理學必須與經濟學區別開來,明確研究場域,注重人文因素,提高實踐相關性。
關鍵詞:經濟學;管理學;異質性分析
一、引言
管理學和經濟學是兩門獨立學科,研究對象與研究目的、假設前提和研究方法迥然不同。但是兩者在形成、發展、創新及演進的過程中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同質性。管理學被引入我國之初就與經濟學產生了混淆,其定位和發展一直受到經濟學的深刻影響。目前我國已經出現了“經濟學泛化”現象,經濟學在企業、咨詢機構和政府智庫等領域占據著主導地位。與“經濟學泛化”相對應的是“管理學弱化”的現實。作為專門研究各種組織管理問題的管理學,不僅在理論成果方面距離世界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實踐方面遠沒有經濟學家活躍。相對來說,作為一門學科,管理學是尷尬的。這種局面的形成與人們對管理學的認識偏頗有很大關聯。
二、認識上的偏頗及其原因
從學科起源來看,管理學與經濟學有著共同的經典──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直到1890年馬歇爾出版了《經濟學原理》,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1911年泰羅出版了《科學管理的原理》,開創管理學科學研究,管理學與經濟學從此分立,各自發展。由于二者具有一定的同質性,而且作為成熟學科,管理學出現的時間晚于經濟學,所以為了獲得學科合法性,管理學在某種程度上過于依賴經濟學的研究方法,甚至模糊了自己學科的研究對象與研究邊界。久而久之,人們對于管理學的認識出現偏頗。
1.認識偏頗一:管理學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
管理學與經濟學都是以資源的經濟效率和節約為研究宗旨,這就決定了管理學與經濟學緊密相連是必然的。作為學科理論基礎之一,經濟學為管理學提供了多種分析方法與研究路徑。因此,管理學吸收、借鑒了大量的經濟學知識,其發展受到特定時期主流經濟學思想的影響與制約。但是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管理學越來越依賴經濟學,自身學科理論框架和研究范式的構建緩慢,同時又脫離了管理實踐,陷入價值困境。與此同時,隨著邊緣學科研究的興起,經濟學對管理學的滲透更加明顯。
我國的管理學教育和研究起步較晚,由于歷史原因,管理學在我國長期居于從屬地位。1998年國家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把管理學科作為一級學科列入學科專業目錄,從此管理學正式從經濟學科中分離出來,和經濟學成為兩個不同的、平行的學科。但是直到目前我國很多院校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都與經濟學院具有較高相似性。管理學無形之中仍然處于經濟學分支的地位。
學科借鑒主要訴求是在方法論上有所發展,突破學科壁壘,它在管理學的發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有助于管理學披上合法的外衣。經濟學的借鑒豐富了管理學領域的知識,但是如果長期依賴經濟學及其他學科,始終將經濟學理論作為自己的學科基礎,那么管理學將無法形成自己的框架和研究范式,也就無法保持獨立的學科價值。
2.認識偏頗二:管理學的研究場域無限大
隨著邊緣學科研究的興起與發展,經濟管理領域的研究大都兼有經濟學與管理學的雙重性。在這種情境下,管理學理論研究大大突破了應有的邊界,研究目標偏移,學科泛化和空洞化不可避免。
法約爾最早給出了管理活動的邊界,他將管理活動從企業的其他五項活動(技術活動、商業活動、財務活動、安全活動、會計活動)中分離出來,從管理職能上給出明確界定(“管理就是實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這種界定方法得到了學術領域認可。現在我國很多高校在設置管理學科的時候出現混亂,將宏觀經濟、商業、營銷等都納入管理學院,而且很多管理學者也將管理活動之外的內容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有學者提出管理學是沒有邊界的,把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泛化,將管理學的研究場域無限擴大。
無論是將管理學作為經濟學的分支學科,還是無限擴大管理學的研究場域,管理學的發展都會逐漸失去“硬核”(核心范疇),學科范式和基礎理論框架的構建更趨混亂與緩慢,發展前景堪憂。
2011年,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提出“建立現代中國管理學”的“十二五”發展戰略目標,強調“基于中國管理實踐的重大管理理論創新”。要實現自身創新,管理學首先就必須與經濟學區別開來,回到自己的學科場域,回歸注重實踐的研究方法,找回自己的獨特價值。基于此,我們應當從管理學與經濟學的異質性出發,對管理學進行再認識。
三、管理學的再認識
1.管理學應堅守自己的研究場域或者“硬核”
管理學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場域是不同的,兩者有不同的“硬核”。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中的人,管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組織中的人。即經濟學研究的是人的經濟行為,而管理學研究的是人的管理行為;經濟學研究以社會資源的使用為主要內容,而管理學研究以特定組織資源的使用為主要內容。以對企業問題的研究為例,經濟學是從整體上把企業作為市場的一個主體來考察的,而管理學在研究企業時,則從管理細節開始。
管理活動的核心要素是組織、目標、人、協調、效率與效果,因此管理學研究也應當圍繞這些核心要素來劃定研究邊界。也就是說戰略、領導、人力資源、組織行為、創新等是管理學邊界內的子領域;而金融、財務、會計、營銷等子領域則明顯不應在管理學場域之內。該管理學場域界定已在美國管理學界得到承認并持續良性運行,值得我們借鑒。
實際上,明確管理學的研究場域重點在于厘清學科基本假設和基本問題。有了確定的研究場域,即使研究主題相對較為寬泛,也不會導致管理學學整體弱化,失去自己的“硬核”。
2.管理學的研究應注重人文性
下一篇:信用卡詐騙中銀行承擔責任的合同法律基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中國經濟新常態及其發展機遇分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