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職場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職場知識學習網站!
【摘要】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從而對文化的需求日趨迫切。目前,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在發展中還存在制度、體制不合理,文化人才短缺,創新意識不足等問題。由此,在文化建設的新時期,必須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出應對的策略,以期促進文化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文化產業;問題;對策;發展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發展,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長期發展中,文化產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文化建設的步伐。黨的十六大后,尤其是近階段,我國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不斷推動文化建設深入發展。
一、我國文化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1、對文化產業缺少正確認識
在文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很多人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概念辨別不清,經常混淆在一起。正確區分、認識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簡單地說,文化事業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等特點,也就是說,文化事業面向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免費提供最基本的文化服務。文化產業則具有經營性、市場性,針對的是市場中的一部分人群,為他們提供文化服務,主要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性的文化需求,并且要有經濟上的利潤,以便維持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又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統一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現階段,隨著全面小康社會的逐漸建成,人們物質生活優越與精神文化需求的相對短缺仍舊存在著矛盾,產業機構不合理的問題仍舊突出。
2、文化發展缺少核心競爭力
縱觀我國文化產業結構,存在著制約文化發展的層次性因素。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產業規模增速較快,從產業總量來看,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二是從內部結構來看,主要是以文化產品的制造和銷售為主,更深層次的文化服務內容所占比重不足。三是現階段我國的文化產業主要是以國有形式存在為主,民營文化產業所占比重小,發展慢。我國文化產業的這種現狀與國際上以文化服務為主,把文化推向市場的特點還有不小的差距。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不能使文化發展形成核心競爭力,不利于文化產業的市場化,不利于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3、文化產業人才儲備不足
任何事業要取得成功都必須有大量的人才做支撐,文化產業同樣如此。但文化產業對人才的需求與其他行業不同,一般文化產業培養人才的時間相對較長,加上文化產業收到效益的周期較長,由此文化產業在人才的儲備上明顯不足。主要表現為:文化產業人才人數少,結構不合理。我國文化領軍人才、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這在各行業對比中更為突出。同時,由于體制、培養模式等原因,基層的文化產業部門又對高校的文化專業畢業生產生一定的排斥,造成人才流失。
二、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
1、深化認識,積極探索
優良的文化環境為我國的文化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表現得尤為迫切,傳統的文化產品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客觀上要求文化產業不斷發展。此外,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我國的文化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更為深遠的影響,若仍以武術、京劇等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不進行創新的話,很難在國際上產生持續影響。因此,在綜合分析國內外文化市場行情后,我們必須對文化產業給予足夠重視,不斷進行文化產品的優化升級,進行文化產品創新,探索出適合時代特征的文化發展道路。
2、深化改革,創新發展
文化要發展必須深化改革,打破束縛文化發展的舊的體制,不斷發展創新。一是,加強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運作方式,不斷把文化推向市場。打破國有的文化壟斷地位,積極鼓勵民營經濟投入到文化市場中,壯大文化產業隊伍。二是,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地域特點,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豐富文化市場的產業種類,提升文化產品內涵。三是,根據不同人群和不同國度的需要,積極制定多樣化、符合多元文化需求的產品。
3、形成制度,培育人才
對于人才的培養,一定要有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制度,在制度的指導下,長期堅持。首先,制定人才發展戰略。譬如文化市場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現在缺少什么樣的人才,下一步的人才應該怎樣培養,都應納入到今后若干年的人才發展規劃中。其次,加大職業準入制度,嚴把質量關。對于已經入職的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職業道德和業務能力。最后,優化人才培養的環境,為文化人才的成長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
三、結語
總之,文化產品屬于人類精神領域的食糧,它是人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所以,文化產業發展必須遵從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必須堅定文化產品的社會主義方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集中所有力量,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為人民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于秀麗.如何發展文化產業之我見[J].戲劇之家,2014(8)
[2]肖卓陽,吳天慧.淺談文化產業的經營要素[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14)
[3]盧化.當前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分析[J].高教論壇(上旬刊),2014(3)
下一篇:在市場經濟視域下經濟管理的要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論提高我國公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措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