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過去被稱作“天之嬌子”,現在卻自稱“焦子”,心焦,被巨大的壓力烤焦。
上世紀末實施的高校擴招的后果之一,就是造就了大量的大學畢業即失業人員及“大學畢業生低收入群體”。在北京,這一群體的數字估計有十余萬人,他們聚集在房租低廉的京郊,每天像螞蟻一樣匯聚到市中心,傍晚,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京郊的高低床上,為了生存,也為了夢想。不僅在北京,他們也分布在上海、廣州、武漢、西安等大中城市。
有人評價,“蟻族”兩個字記錄了一代人的青春歷程。十幾年后,今天的“蟻族”會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那時,所有的人都會讀懂“蟻族”背后的記憶。“蟻族”這個詞可能會像“知青”、“下崗職工”、“農民工”一樣成為理解中國社會變遷的詞語之一,反映出我們這個時代的變化歷程。
“蟻族”不是螞蟻,卻有“高智、弱小、群居”的特征,故得名“蟻族”。他們多是“80后”大學畢業生,雖曾接受高等教育,但收入卻很微薄。
近日,記者采訪了一群“蟻族”,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
“蟻族”群體普遍扎根在城中村,那里房租低廉,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都聚集在此。
職場貼士:職業方向:工作3-5年后會逐漸步入“職業塑造”階段,了解組織內情,建立初步的人際關系網,是據“職業性 格特點”對職業方向做調整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