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客上做了個調查,現在我們企業的總裁下班以后干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他們在干些什么?結果答案五花八門,而且引起很大的爭鳴,一時間激揚文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結果是這樣的:
1、下班以后總和政府官員在一起的,多是尋租或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需要政府出面;
2、下班以后總光臨茶樓、桑拿房,與銀行領導在一起的,多是玩資本的空手道,需要拉銀行的貸款解困;
3、下班以后總與公檢法、軍人、江湖兄弟在一起的,多是企業或個人已經鋌而走險,一些麻煩需要“擺平”;
4、下班以后,只有與國內外同行在一起交流,總往產品市場和資本市場上跑的人,那才真正成為行業的領先者。
當然這個所謂的測驗代表不了什么本質的東西,但也從側面也揭示了一些我們做企業做領導的境界與層次。其實,我一直認為一個總裁的業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為企業挑選合適的做事者,也就是選對人;二是把握好企業的航向,把企業帶到哪里,怎么走才能健康長壽;三是監控、評價好前兩者,原則上對所用之人做好激勵與監管,對企業的戰略做出科學、清醒、理智、明確的把握和判斷。
一句話:在正確的時間,選擇合適的人,做正確的事,把正確的事做對。如果以上面的標準來界定或者評判總裁的業績,我想可能就不會不清晰了。當然,作為盈利的組織,企業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企業利潤的可持續增長,也是非常關鍵的。
來源:中國企管網
職場貼士:學會為自己制定職場規矩,比如:約定在3分鐘之內結束私人電話,避免被瑣事干擾,這對自己和工作都是一種負責的主動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