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學畢業后的第4個年頭,也是我在一家國內本土著名的公關顧問公司任職客戶總監滿一年的時候,做為總結也好,紀念也好,我把這幾年的職場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
上大四的時候,像所有即將畢業的學生一樣,像沒頭蒼蠅一樣,四處找工作,投簡歷。先是參加了幾次招聘會,但發現辛辛苦苦打印了簡歷,掏了招聘會的門票前,滿頭大汗的轉悠一整天,最終投出的簡歷也不到10份,最終一個面試通知也沒有收到。當時工作的積極性很高,寒假的時候就急于找個地方去積累經驗,于是換了個途徑,開始從網絡著手。當時每天在中華英才網和51job上,每天要投30-40份簡歷,就這樣,過了不到兩周,就誤打誤撞的進了一家國內的公關公司,當時大四最后一個學期還沒開始。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沖勁很足,一年的時間里經常加班到半夜。但隨著經驗的增加,觀點和機會也在不斷的變化。當時記得每次在中華英才網上更新一次簡歷,就能在3天內收到不下3-5個電話,詢問是否有另攀高枝的想法,感覺身邊薪水的誘惑越來越多。而公司的同事也是來來往往,人們似乎都忙于跳槽來追求更高的薪水。
當時剛剛工作一年,心里也開始浮躁起來。當時有個大學同學正好在中華英才網做獵頭,當時他給我的建議是,如果企業還可以,在畢業后,最好至少做滿3年再考慮跳槽,否則過早的頻繁跳動,對自己的發展反而是不好的。當時聽從了他的建議,收拾心態,踏踏實實的又做了兩年多,加上沒畢業時候的半年,一共3年半的時間,終于憑借不懈的努力做到了客戶總監的位置,年薪也超過了10萬。
其實也沒什么太多特別的,只不過告訴初涉職場的朋友,一開始的時候不要太浮躁,不要太注重薪水,當你的能力和資源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金錢自然就會主動來找你了。一定不要被浮躁的社會所干擾,踏踏實實的成長^_^ 記得我第一次拿著報告找李偉要某例宣傳經費,此活動可做可不做,我找他只是要一個是或否的最終答案,可他卻給我講了10分鐘,口氣里滿是歉意,仿佛是他欠了我這筆錢。我們常說,管理者就是服務者,或許,他真正體現了這種精髓。
有次,我工作中一直有聯系的幾個人(政府高官)恰好是他的老朋友,李偉私人約他們吃飯,秘書跑來告訴我他要求我一起出席,目的是方便我以后開展工作。酒席上,一人問李偉:你現在錢已經多的幾輩子花不玩,為什么還要辛苦折騰?
他回答:思念公司那么多人,很多工人都是農村出來的,我要不繼續折騰,他們怎么辦?
我曾兼負責內刊“思念報”的管理工作,每期最讓我頭疼的事情就是如何平衡工作與感情方面的版面,因為表達對思念公司感情的稿件往往大于其他類的幾倍。
飯后,返程的車上李偉一句沒有問我的工作,而是不住地詢問我的家庭、生活情況,最后,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以后我多帶你,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我說。
第二天,他的司機找我說董事長有意培養我。此后的日子里,我與他的接觸開始多了起來。
好景不長,我與女友的矛盾激化,她來到了深圳,而我也決定放棄所有到深圳陪女友,那時的我再無工作的心思,便選擇了辭職。他秘書告訴我,最好直接給董事長打個招呼,而我走到他的門口時,卻沒有進去。
總經理與公司一干好友一起吃飯送行,總經理說他給李偉打過招呼,說了我辭職的原因,李偉只是嘆口氣,說:由他去吧。總經理是位好人,一心為公且重情重義,舉杯對我說:哪天在外面累了,回來的時候記住,思念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李偉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的本科生,商業道路上也未有諸多驚世之作,甚至整天一身運動服的他看起來不象一個老板,更象一個記者,但是,做人做事透出的大氣決定了他此生的輝煌,每步都腳踏實地。我相信,目前的成績他只會一笑了之,他的眼睛永遠在盯著更廣闊的世界。來到深圳的時間,我仍然關注著思念的一舉一動,或許這輩子我都不會再進入這家具有感情底蘊的公司,但是,我將為它一直祝福,為那里我所有的朋友祝福。
P.S——本文僅為個人感觸與回憶,并非刻意宣傳、吹捧,因為,文中人物根本看不到,今日我也并非此企業一員,也無必要,欲吹毛求疵者請少用小人之心。
職場貼士:任何時候都要學會準時,更要學會提前。“鬧鐘”只能是作為一種簡單的標志和提示,真正衫的時間,應掌握在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