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婷的辦公室戀情
李婷大學畢業就進了現在的公司,認識了同一部門的他。不久他就開始送我禮物,然后索性在我家隔壁租了間房。剛開始,我對他是避之千里,可每天睜開眼,一出門就撞見在家門口徘徊的他,還捧著熱騰騰的早點。下班又坐同一輛班車,走進同一條弄堂。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他的存在。
為了避免公司同事的閑言碎語,午休時間逛馬路,先偷偷約好地點,再一前一后分頭行動。如果遇到“突發險情”(如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忽然出現同事的身影),兩人立即作“鳥獸散”。
可是終歸騙不過同事“雪亮的眼睛”。他哪天有事,不坐班車,就會有同事來問我原因。我哪天病假,經理也會問他嚴不嚴重。破除謠言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謠言變成現實,我們索性宣布結婚可注定還是要“夾緊尾巴做人”。雖然相對而坐,可有事還是照舊發短消息。有時在家剛吵了架,還要像沒事人一樣,怕同事議論。一起出差,還是各歸各住,怕戴上“公私不分”的帽子。公司發禮品,本來一人一份的也變成了兩人一份。
不過好處也是有的,下班可以堂而皇之地打一部的。工作上有什么困難,可以互相幫助,有時,還能觸發靈感。而且永遠也不用擔心沒有話題可聊,從工作到生活,我們有著太多的共通之處。辦公室戀情或許需要比一般戀情付出更多,不過我相信凡是同甘共苦的情侶感情會更好。
二、為什么會發生辦公室的戀情
辦公室里的男女在彼此的眼中性別多半可以忽略不計,大家為了各自的前程與生計階段性地聚在一處。而生活,多半是在別處。
但凡事都不絕對。尤其是感性的東西。對每天同處一室情感尚空白又正值婚娶年齡的男女同事而言,無疑是上天安排的最自然的相互加強了解與判斷的機會。想想看,其實工作之后大家接觸非工作關系異性的機會越來越少,刻意去“認識”是很多人所不屑的,而“偶遇”又那么可遇不可求。能每天了解多一些的,除了原來的同學就是現在的同事。日久生情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直到有一天,兩個人終于宣布:我們戀愛了除了日久生情之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就是:現代人戀愛本領在下降,現代人渴望降低戀愛成本。
說現代人戀愛本領下降,這是因為辦公室戀情有違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但有的兔子如果不吃窩邊草,它就沒有什么草好吃了。我們應該看到,開放之后中國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通訊工具也比較先進了,但是那種主動出擊式的求愛方式還是不太學得會,雖然在網絡聊天時已經學得巧舌如簧,但是你在街上看到一個讓你心動的人,你敢上去打招呼嗎?很多人是不敢的,尤其是看到可愛的人兒旁邊還有一把保護傘時,你有想法也不能付諸實施。
然而在同一單位在辦公室就不一樣,你總可以想出辦法來讓對方注意到你的存在,注意到你的良苦用心吧,因為感情總是可以靠慢慢培養的嘛,起碼你可以了解你的目的有沒有競爭者。今天辦公室的相對穩定讓人會有一種寄居蟹式的生活方式,不像三十年前前輩們還要到邊疆去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那個時候他們的戀情恐怕也是流動遷徙式的吧,就像候鳥一樣。但是那個時代早過去了,這是一個筑巢購房的年代,辦公室戀情就是與時俱進的一個具體體現。
說辦公室戀情是現代人渴望降低戀愛成本的表現,也并非聳人耳目。在一個單位在一個鍋里吃飯,相互照應又相互制約,有的還可趁開會等機會,用公家的錢把旅游觀光等事情一起給兼顧了,而且在路上又特別容易產生愛情。[.rzzch.cn]因為你在外面愛上一個跟在單位愛上一個,顯然可以省卻很多費用開支,如吃飯如住宿如禮品等等,這是一個現實,辦公室戀情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節約時間,你不必花大量時間去等你心中的人。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辦公室戀情總有些先天不足,如果能有一個圓滿結局那倒還好,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那抬頭不見低頭見,還是會非常難受的,雖然你自己可能拿得起放得下,但總有人戳戳點點,說他(她)曾經跟誰誰誰好過,這對雙方都不公平,對以后新的感情生活也會有影響。另外,辦公室戀情的個人隱私空間相對較小,特別是在萌芽和搖籃狀態里,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即使戀出了正果,以后在個人升遷等問題上也還會有諸多麻煩。有的單位已經規定,夫妻不可在同一公司里任職。
三、辦公室戀情惡果VS好處
◆辦公室戀情惡果
1、導致婚外情。
雙方無論白天黑夜都在一起,累不累
2、工作時心猿意馬,小心被上司炒魷魚。
3、與下屬約會,別人可能指責你徇私;如果關系破裂,你可能被說成是進行性騷擾;與老板約會,則又會使你陷入四面楚歌之中,讓你面對種種不堪之辭百口莫辯。
4、一旦分手,雙方好尷尬。
5、同事有空就拿你們的事逗悶子,碰到壞人還會被辦公室政治利用。
6、即使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其中一人不得不為愛情卷鋪蓋卷走人。
◆辦公室戀情好處
1、與愛人朝夕相處,實現“零距離”。
2、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3、為你節省了大量尋找約會人選的時間。
4、雙方知根知底,而不必因為不了解,而錯誤地走到一起。
5、提高了工作效率,不用互相等互相找。
6、節省汽油錢或是出租車費。
履新后的嚴詡深為企業老板陳先生的舉動所感動和折服,為了加快營銷公司的組建工作,總經理嚴詡很快同老板陳先生就營銷公司的人事問題進行了溝通,溝通的結果是:陳老板完全同意嚴詡對于營銷公司下設市場部、銷售部、客戶服務部、行政人事部、財務部和物流部的要求。為了盡快新老業務工作的對接,促使各項工作早上軌道,嚴詡隨即召來了自己的得力舊部劉斌出任營銷公司營銷總監一職(通過了企業老板陳先生的面試和認可),又通過朋友推薦聘用了一位張小姐出任公司的市場部品牌經理(市場部經理空缺),當正在為人事部門的負責人犯難時,又有好友鼎力推薦來了一位陸先生,隨即被委任為行政人事部經理。
組建后的新團隊,新老同事都在各自的崗位上開始了緊張的工作:總經理嚴詡致力于企業的產品策略、目標預算和管理制度的統籌工作當中;新任營銷總監劉斌則忙于營銷制度的建設、銷售隊伍的組建以及銷售渠道的布控工作;市場部品牌經理張小姐則會同市場部同事認真地投入到市場狀況和業務結構以及品牌提升的系統化工作進程當中;行政人事部陸川則亦忙于營銷公司的各項內勤(辦公用品采購和各項管理制度編撰)和外勤(工商證照辦理)服務工作當中。
一開始,大家彼此配合得非常緊密、可謂相得益彰,但是,微妙的變化卻發生在新員工拿到第一個月的薪水之后,陸川卻心事重重的拿著一大疊公司的管理制度文件和工資表找到了營銷總監劉斌,就薪資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但是幾個回合下來,敏感的劉斌就知道了陸川不是對制度有疑義,而是對于自己的薪資有微詞。相反,這并不是進入公司的時候沒有談好,而是進入公司后,看到了其他同事的薪資后,心理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隨后營銷總監向對方明確指出了三點:一則,這樣薪資結構是日化行業的普遍標準;二則,這是一間銷售公司,如果不能給營銷人才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是很難留住人才的,沒有了人才的積累和沉淀,談何企業再發展和規模壯大;三則,等待合適的機會會就這個問題同總經理進行反映和提報的。當陸川得到了滿意的答復后,似乎變得一下子精神百倍。
此后一段時間里,陸川經常性地進出營銷總監劉斌的辦公室,并向劉斌坦誠:雖說行政人事部經理的直線經理不是營銷總監,但是總經理嚴詡有交待,凡事要多和劉斌進行交流、溝通,所有關于營銷公司的事情上報總經理之前必須要和營銷總監通氣,只有把提供給營銷系統的后勤保障和服務工作做好了,自己的職責才算盡到了,有了這樣的行政人事部經理作后勤部長,劉斌一度暗自慶幸自己的運氣好。
面對企業在經營模式和業務方向上的轉型,繁雜的各項工作壓得大家喘不過氣來,在起初的三個月里,團隊中的所有人都非常辛苦、干工作也都非常拼命,各部門的員工工作日基本上都在加班,市場部、銷售部和財務部的員工連周六、周日基本上也很少休息過。
俗話說:不經事看不出一個人。適逢又一個休息日加班,陸川來到了中途也來到了公司,找到了營銷總監劉斌“閑聊”起來,期間,由于陸川的一席帶有攻擊性的評論引起了劉斌的極大不滿,雙方繼而產生了一些爭論,或許是持續性的工作會使人的性情容易變得脆弱、沖動和不理智,盡管事后劉斌也為自己的不冷靜而懊惱,但是他深知自己的部屬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部屬已經這樣辛苦的努力工作了,作為上司和領導,所以他斷然不能容忍和接受別人在他本人面前,對他的直接下屬的人品、言論以及能力進行指指點點和評頭論足。陸川極其不自然地表示了抱歉,一臉凝重地走出了營銷總監辦公室。
面對繁雜的工作項目、瑣碎的業務表單處理、計劃和文案的統籌工作,終于有人受不了了,市場部品牌經理張小姐由于家庭原因第一個提出了辭職。
在張小姐離職后,雖說公司很快又增補了兩名品牌經理,但是面對業務骨干的離去還是帶給了團隊一些意想不到的“陣痛”。在張小姐在離職后的日子里,陸川曾經在不同的場合都表示出了對于張小姐的不屑,并歇斯底里地找到營銷總監劉斌進行抱怨:一則,為什么自己的級別比市場部品牌經理的級別要高,而薪資還要低2000元呢?二則,為什么同是部門經理,卻同崗而不同酬?(陸川月薪3500元,財務部經理月薪5000元)三則,行政人事部經理在公司里最沒有地位,連各項費用補貼都是最低的。聽完陸川的牢騷,營銷總監劉斌在耐心撫慰之余,也只能解釋這是公司制度和目標預算,希望能夠理解,如果確有疑義、有必要也可以等總經理出差返回公司后進行反映。聽完營銷總監不疼不癢的勸說后,陸川顯然不滿意這樣的說法,徑直獨自悶著頭走出了營銷總監辦公室。
此后不久的一天,總經理嚴詡找到了營銷總監劉斌,深入探討了成功管理者的話題,并要求營銷總監做好管理者的船長,主動和各部門經理保持定期和不定期的溝通機制,并極力鼓動要把“非主營業務”的重心和精力放在行政人事部門。
雖說劉斌沒有體會到總經理嚴詡的刻意安排和良苦用心,但是,還是遵照總經理嚴詡的交待和囑咐,劉斌主動約了陸川出來喝茶聊天,當劉斌同陸川在一間咖啡廳坐下來,幾句寒暄過后,陸川便開始了自己的“開場秀”:一方面,自己和總經理嚴詡的老同學的鐵哥們,是嚴詡和鐵哥們力邀他才肯出山幫忙的;另一方面,反正大家都是在打工,又何必太認真……
面對陸川頤指氣使的“激昂陳詞”,劉斌強忍不悅、保持了高度的克制,但是陸川非但沒有絲毫收斂,談得興起之余更是徑直道出了自己心中的不愉快:一則,自己因為把這份工作看的很重,所以在公司不計個人得失,情愿比別人多付出,但是公司總應該站在他個人的角度替他想想才對呀?!二則,自己是有家的人,開銷比較大,不比公司的那些小青年“無牽無掛”;三則,自己每月實際的交通費和電話費支出,同公司給予的費用補貼額度相比是倒掛的,自己還要貼錢……
如果說陸川說自己的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還勉強可以被接受的話,他不應該變相地為了證實自己的忠誠,在營銷總監劉斌面前歷陳市場部和銷售部的員工的表現,甚至將某某員工私下對于公司和公司領導的評論再一次搬到了桌面上來。無奈之下,劉斌再次聲明要求陸川以后不要針對營銷系統的員工進行品評和“圈點”。
一次不太愉快的溝通在尷尬的氣氛中結束了,非但原有的“隔閡”似乎沒有被消除,彼此間的芥蒂卻變得更加“牢固”了,或許從那一刻起,各自內心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根本性的心里感應和微妙變化。
在期盼問題出現轉機的一刻始終卻還沒有出現,6月初的一天,從總經理辦公室里傳出了“聲嘶力竭”的呵斥聲,員工從沒有見總經理發這么大的火,事情緣起于行政人事部報來的亟待簽批的營銷公司當月考勤表,其中一頁加班考勤以及結算加班工資申請表引起了總經理的關注,召來陸川進行詢問,陸川給出的解釋是:“五一期間干部放棄休息日,在公司輪值,很辛苦,如果沒有加班費給予補貼,員工會有想法的,以后誰也不愿意再值班和加班了。”在總經理嚴詡一番申斥和教育后,陸川似乎仍然覺得非常為難,最后嚴詡只得強行勒令其將加班費折算成標準工作日進行換休和安排倒休。
如果說經濟利益的驅使導致人事紛爭,但是經濟利益的滲透卻不能夠消除人事內耗的發生。國慶節前夕的一天,營銷公司準備評選和表彰半年度的先進個人,總經理嚴詡將此事交付給了營銷總監劉斌,劉斌經過認真權衡將僅有的兩個一等獎指標的其中一個分配給了行政人事部經理陸川,陸川得到了“意外”的4000元獎金的時候,很難猜想到他心里會心存感激。但是,就在國慶節后上班的第一天,陸川又找到了總經理嚴詡,“不好意思”地詢問,聲稱起初來公司的之時,總經理嚴詡曾經許諾給他只要干得出色,定會有額外的獎勵,陸川便提到現在公司都認可他是“先進個人”了,能否請總經理嚴詡給予兌現當初的承諾,無奈之下嚴詡經不起陸川的軟磨硬泡,同意再給其一次性4000元的獎勵(要求其用票據從公司借款中進行沖抵),并要求其守口如瓶、不要聲張。
為了顧全大局,此后不久在營銷總監的直接運控下,陸川的各項費用補貼都得到了適當的提高。但是,期間系統內的人事內耗和紛爭每日都一直還在陸續上演??從不遲到的陸川不知道什么原因,變得經常會上班遲到,下班按點守時,而且還時不時的突然請上一天病假。
整個事件的轉折點卻發生在此后的一段時間,緣起于一份企業晉升通報文件:經過銷售部經理提名、營銷總監核準,將在銷售部門一貫表現優秀的一位助理破格提拔為主管。而后,陸川就該員工的晉薪問題,迅速找到了營銷總監進行溝通,當得到了按照公司現行制度進行平等對接的指令后,陸川立即義正詞嚴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一則,這位助理按照晉級崗位晉薪后,將會和自己的薪資一樣,他個人無法接受;二則,因為這位助理同他是同時進入公司的,憑什么她就可以晉薪,而自己的晉薪問題卻一直還沒有蹤影。唇槍舌劍幾個回合下來,在兩個問題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后,陸川悻悻之余還在建議,該晉級員工的各項補貼能否暫時維持原有標準,暫時不做調整,當其再一次遭到嚴正回絕后,這次原本就不太成熟的溝通,最后只有以溝通無果而告終。
按常理,原本以為這次毫無意義的溝通到此就算劃上了休止符,但是這一次深陷迷離的陸川,非但迷失了自己、而且更不能自拔,也許意念和情緒真的是崩潰了。他不明白在自己看過來自己在公司的貢獻最大、付出最多,為什么近一年來“換來”的只有表彰而沒有得到晉薪的機會。情急之下,他再一次找到了公司總經理嚴詡,以辭職為前提即而提出了公司給其晉薪的要求,卻遭到了總經理嚴詡的斷然反對和申斥……
從總經理嚴詡的態度上看不到任何轉機,陸川次日便毅然選擇了離職、遞交了辭呈,可以說他是負氣而走,在這之余周圍的很多同事還頗有微辭、甚至不解……
在陸川離開企業后的一周時間里,企業中各種版本的傳聞和矛盾瞬時都指向了營銷總監劉斌:其一:陸川是老實人,給公司付出了那么多,到頭來只落得“狡兔死,走狗烹”;其二:陸川和公司有些領導一直不和,這次是遭人暗算的結果;其三:陸川為了維護員工利益(堅持員工的有償加班立場)未果,所以壯士斷腕、舍生取義;其四:陸川覺得在這里受擠對、工作不開心,所以另謀了高就。
無論在員工的眼里,是否清楚陸川離職的真實原因?或是如何看待陸川的離去?以及如何品評陸川的這段個人職業生涯?然而,似乎都不再那么重要了,因為在陸川離職后一個月內,營銷公司各駐外分支機構紛紛致電到總部,在詢問:分支機構的人力資源申請何時能夠審批通過?已經上報數月的員工轉正申請批下來了沒有?分支機構的公共用品計劃何時能夠審批通過?新招募的員工的名片什么時候能夠印出來?何時能夠發到辦事處人員手里?
一葉知秋。在隨后的一次總經理辦公會上,決定從銷售部抽調一名助理出任行政人事部主管,暫時負責行政人事部的日常事務和各項外勤工作。營銷迷局中的人事內耗終于結束了,數日之后,行政人事部的各項工作仍然在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在緊湊落實和有序推進。
職場貼士:不要以同一份簡歷應聘不同的公司或不同的崗位,應針對不同的要求做相應改動,寫幾句量身定做的求職語句,表現出你對該工作的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