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低能”這個說法,我們聽得太多了,說得太多了。但是,大家通常都是說一套,做一套。一邊評論城市衛生環境差,一邊就隨手扔掉了手中的塑料袋。同樣的,很多人昨天大罵應試教育,今天卻在討論哪種認證更值錢。通過考試,獲得文憑,意味著什么?下面給大家看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對于X君的最初印象,來自經理的話:“英語六級,MCSE,還考了駕照。呵呵,我覺得我都該讓位給他了。”當然,讓位是不可能的。但是經理“招到了一個人才”的喜悅溢于言表。當時我也沒想到,除了這些文憑,X君幾乎一無所有。
系統專家
X君最初的工作任務是設計制作公司的官方。對于“能熟練使用Photoshop、Dreamweaver等軟件”的X君,這不是一件復雜的工作。但是,要求他在一周之內交上來的建設策劃,直等了一個月,我才收到一張A4紙。上面用四號字寫了大概20行。至于具體內容,我只能說X君確實動腦筋想過了。但是,他想到的東西實在太少了。如果他想不到,能做到也行。我們還可以找其他人來策劃,他負責執行。但是一周之后,他交來的首頁模版,又讓所有的人大失所望。是做成了一個網頁。但是不論怎么看,都看不出這個的公司是做什么業務的。美感方面,就更不用說了,簡陋之極,不堪入目。
于是我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給他安排合適的工作任務。正好公司當時在清理設備,于是,查驗并記錄各電腦的配置,這個工作就交給了X君。
X君拿著登記表就開始干了。不到一小時左右就辦好了。記錄表拿來一看,卻讓我目瞪口呆。CPU只寫了品牌,沒有寫型號;內存只有容量,沒有條數;主板一律沒有記錄;顯卡只有芯片型號,沒有顯存大小……這樣的清單有什么用?
一個老編輯悄悄對我說:“原來MCSE就是這水平!”
英語六級
經理說,做不行,做網絡維護、技術支持也不行,那就讓他去做編輯。六級英語水平,編輯一些國外的資訊應該沒有問題吧?我說試試吧,因為我很清楚,在大學里面,英語過級就好像MCSE一樣,本來是一種能力測試,而實際上卻已經被報考者們自己變成了考驗臨時記憶力的測試。一個很常見的表現,就是說起英語過級考試,大家就會提起單詞量。
結果,如我所料,X君遇到了大麻煩。因為對雜志所專向的電腦技術、電腦游戲不熟悉,很多“專業術語”在X君的眼里,簡直就是“天書”!什么RPG、SLG、ARPG,這些詞根本就別想在什么《牛津高階英漢詞典》上查到。遇上比較新的口語,那就更是一頭霧水。12
職場貼士:給別人專注的印象:如果你每天上下班夾個公文包來,那一定能讓老板或同事們認為你專注于工作,也許你的包一到辦公室就被扔到一邊。或許你的公文包每天僅僅出現在你去吃午餐的時候,但那些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你的信息已經被傳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