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許鵬和裴濟終于收拾好了租來的房子,置辦齊了辦公用品,安裝了寬帶網。他們準備開始創業,然而他們并不是去注冊一個企業,而是共用房子和辦公用品,分別注冊自己的企業,許鵬稱他們的創業方式是“組團創業”。
許鵬去年畢業于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一年來換了幾個工作都不理想,逐步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想開個禮品公司;然而,算了一下創業投入,又覺得自己經濟能力達不到。不久前,他認識了在山東大學剛剛畢業的裴濟。裴濟也想自己創業,搞個企業策劃公司,也苦于缺乏資金。二人一合計,為什么不分擔成本呢?于是,從9月初開始,他們在省城和平路租了一套小房子,又購置了辦公桌椅、電腦、打印機等用品。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備,二人終于完成了創業前的準備。許鵬高興地說:“前期準備工作花了一萬多元,兩個人分擔就覺得輕松多了。”
據記者調查,大學生畢業后自主創業的意識逐漸增強。但由于資金、項目等方面的原因,大學生創業困難重重。近年來,省城大學生不斷創新形式,逐步興起了一種幾個人一起創業、項目自選、風險自擔、成本分攤的形式。正如許鵬所說:“買東西興團購,創業也可以組團呀。”
家在濟南市歷下區的陳強也采取了這種形式。他從重慶的西南大學大專畢業后,回濟南和原本不認識的山東輕工學院本科畢業的小張、一家民辦高校畢業的小顏等人,一起創辦了濟南廢品網。他們進行了分工,分別負責回收紙制品、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等。他們每人負責一項業務,分別管理自己的業務,風險和收益自己承擔,成本則是大家分攤。創業時間不長,他們就和幾十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常年廢品回收協議。隨著業務的開展,大家的收入逐步提高,參與創業的幾個年輕人都很滿意。
陳強很欣賞這種創業模式。通過自己的創業經歷,他認為組團創業模式是他們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這種模式分擔成本,解決了大學畢業生缺乏資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創業,可以相互鼓勵,相互幫助,讓大家都有信心堅持下去。”
職場貼士:戀人禮物:送戀人的禮物不求華而不實,應考慮對方的喜好與自己的經濟能力,只要用你的真心,1朵玫瑰并 不比999朵玫瑰代表的愛意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