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藝術家陳逸飛的追悼會將在上海舉行。但就在半個多月前,他還在為拍攝電影不眠不休地工作。超負荷的工作,加之原有的肝病,徹底打倒了陳逸飛。有人評價說:“逸飛走了,把美留下了?!逼鋵?,他留下的不僅僅是“美”,還有一個沉重的話題——
“過勞死”,我們的媒體曾以旁觀者姿態大量報道過的存在于日本白領階層的現象,今天,已蔓延到你我的身邊。這種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現象讓我們再次發現,生命原來如此脆弱,而無休止的加班熬夜、無法擺脫的壓力負擔正在一點點將它侵蝕。遠離過勞,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就從閱讀下面三個標簽開始。
這樣的人
你要買車,你要供房,你要出國,你要讀EMBA,你要打敗競爭對手,你要消費,你要事業成功的一切標志;你有錢有勢,但只知消費不知保養;你有事業心,被人稱為“工作狂”;你總是長時間工作,經常加班熬夜;你工作時間不規律,長時間睡眠不足;你自我期望很高,并且容易緊張;你幾乎沒有休閑活動與個人嗜好……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么,你是不是發現自己已經有了下面的癥狀?
這樣的癥狀
還不到30歲,你已經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你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你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你經常頭疼、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你知道這種狀況很不好,可你一直想挺過去,想等事業平穩后再去休整……這樣的癥狀已經在為你的健康拉響警報——你已處在過勞狀態。
這樣的防治
人體就像“彈簧”,勞累就是“外力”。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身體這個彈簧就會產生永久形變,導致老化、衰竭、死亡,所以每個人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彈性,不要超過它的彈性限度。因此,適當的休息和減壓是保持“彈力”的良方。
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脅是可以預防和及早發現的,其中一個強有力的手段就是自我保健。世界上絕大多數影響健康和導致英年早逝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預防。這就是不吸煙,少飲酒,均衡飲食,鍛煉身體,保持心理平衡。
“累”病沒有特效藥,病程越長越難治,病程要是超過三四年的話,治療會相當困難。勞逸結合才能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都要學會調節生活,短途旅游、瀏覽名勝、爬山遠眺,開闊視野,呼吸新鮮空氣,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閑聽聽音樂、跳舞、唱歌,觀賞花鳥魚蟲都是解除疲勞,讓緊張的神經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勞癥的精神良藥。
職場貼士:很多公司都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在新同事到來時,大家都會送一點小禮物表示歡迎。但不少人是禮物照送,但流于形式,并不想彼此真正成為朋友。而對于一個連身邊的人都懶得結交的人來說,更不要指望他有心交往很多四面八方的有用的朋友。如今這個社會,完全是靠人際關系網來工作和運作的,需要別人幫忙時,從何向別人主動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