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承擔了某種角色,他的言行舉止及思考方法也會隨著角色跟著改變。
一些公司為了增進同事之間的相互了解,或者醫生為了解除患者的疑慮,經常使用表演式職業訓練法。這種訓練法的構想主要是基于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困難,借助互相交換立場,了解對方的立場與想法,從而在行動和勸導等方面能更周全、更完整。當然,在換回原角色后,你不但充分了解了對方,對方對你的職務與作用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美國耶魯大學曾做過類似的實驗,即“演講測驗”,主要是要求測驗者把原有的想法擱置一邊,讓他演說安排好的內容,使其觀點受到影響,并最終改變思想。電影明星簡·方達就是典型的一例,她之所以熱衷于印第安人的解放運動,是因為她曾在電影中扮演過這方面的角色,而劇中印第安人的命運相當悲慘。
由此可以看出,人一旦扮演了某種角色,無意當中自己的想法也會隨著角色的要求跟著改變。正如我們在公司里被任命某種職務后,為了工作的需要,必須盡量使自己的能力、行為、思考方式都符合該職務的要求。例如被提升為管理職務的同事,往往不會再和以前一樣,與一般員工之間有同伙意識以及勞動者意識。
這種角色理論,不僅適用于經營教育,也可在改變態度方面作廣泛的應用。譬如,為了改變不良少年的壞習慣,可適當交給他管理責任者的角色,讓他在執行角色時,改掉過去的作為。
職場貼士:職場新人:職場新人應樹立穩重、嚴謹的形象,遵守紀律,從點滴做起,沒有一個上司喜歡下屬踩著鈴聲進辦公 室,手里還抓著沒來得及吃的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