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小錢和小林是一家日資公司的同事。他們的主管經理是從日本留學回來的,能說一口流利的日文,但中文程度倒也沒有因此降低,彼邦民族的文明,經過他的加工成為一種獨特的罵人文化。一句不帶任何臟字的話,絕對可以讓做錯事的員工半個月無地自容,并且終身銘記。
小錢因為忘了打一個重要電話,耽擱了他的約會,他在大堂中對著小錢一板一眼地說道:“你,不,你們中的許多人是多余的,你們呼吸著地球上的空氣,而其實,你們的存在是對地球資源最大的浪費,你們對人類所能做的唯一貢獻就是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他一口氣說完,然后揚長而去,留下小錢和幾個同事面面相覷。這群多余的人在給他罵了之后,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能恢復元氣。
老板的“體罰”方式也頗為別致。有一次,小林的表格做得不符合他的要求,他神色平和地看了小林一眼:“你看你,不過是空氣里的一?;覊m,公司為什么要請你,就是讓你來浪費空間的?有多少人要進我們公司?。?!”他作出的進一步懲罰措施是讓小林去公司外邊的馬路上站一個小時,抬頭好好看看他們大樓邊上的金茂大廈。“看看那么著名的金茂大廈在天空中占據的也不過是那么小的一塊地方,想想看,你們自己,是什么東西?”犯錯誤,去大樓下面立壁角看金茂后來就成了一條不成文的懲罰措施。
小林是受不了那種委屈的,不管你是做對還是做錯,老板那雙眼睛似乎總在這樣無所不在地盯著你。并且,他有本事在最大限度內控制人力成本,如果本月的銷售計劃是每個人銷掉一百臺機器,超過一百臺有獎,那么他永遠有本事把你的銷售額控制在九十九臺,既不影響他完成銷售目標,又不必多給員工獎金。小林辭職了,他去了一家小公司,工資不高,但空氣是自由的,沒有人會指責他是多余的人類,也沒有人指導性地讓他去看金茂。
而小錢決定忍受。在那家公司待足五年,終于把老板的各色伎倆嘗遍,漸漸地把那些話當成風聲雨聲。小錢在這五年里買了車、買了房,戲言自己一個禮拜做五天狗,然后做兩天人。五年后,小錢終于升職了,大老板看中了小錢的才能,他同留日的經理打起了平手。經理現在對他“嘿依,嘿依”地倒很尊重。
點評:獲得尊重的方式很多,離開他去尋找能給予尊重的地方;戰勝他,贏得他對你的尊重。兩樣都很難。
職場貼士:21世紀,沒必要對一種職業從一而終。要選那些有市場前景,有好的文化,有發展機會的單位,天下所謂成功者從不拘泥于一種標簽式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