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迷Apple計算機,還是愛iPodShuffle,大概都聽過賈伯斯(SteveJobs)這號人物,也就是蘋果計算機的創辦人與現任總裁。
以下是他送給斯坦佛學生的三個人生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點的串連。賈伯斯的大學只念了六個月,就因為付不起學費而輟學。他輟學后也為前途擔心,唯一的收獲是讓他可以不受必修課的限制,自由聽喜愛的課,他選了書法。雖然他念的ReedCollege有全美最好的書法課,但其實賈伯斯當時也不知道這樣的東西念來除了自己高興,還有什么實用價值。十年后,這所有的學習都在他設計麥金塔計算機時派上用場,讓麥金塔成為第一臺有美麗字形的計算機。
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事后孔明,而是信心。我們走過的點點滴滴之所以能夠串連起來,從來不是靠前瞻,其實沒有人看得見下一步將連向何方,我們只有懷抱信心,相信命也好、運也好、直覺也好,就是要相信自己現在這一步,即使是踏入沒人走的路,也總會引導我們走向下一站。
第二個故事,是愛與失去。賈伯斯合伙創辦蘋果計算機,10年內經營成20億美元的企業。但在賈伯斯30歲時,他被自己創辦的蘋果開除了,就像在全世界面前被公然羞辱。他想逃離硅谷,但是他發現即使如此,他還是愛蘋果。之后,他又創辦了皮克斯(Pixar)與NeXT,皮克斯成為改變動畫產業的新標竿,NeXT則被蘋果購并,把賈伯斯又送回了蘋果。
賈伯斯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所愛,碰上之前,千萬不要放棄嘗試,碰上了磨難,就當是良藥苦口,一定要等找到真愛才停止。
第三個故事,是死亡。賈伯斯從17歲開始,每天早上都問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會想做今天要做的事情嗎?如果連續太多天他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就是該改變的時候了。他沒想到在一年多前被診斷罹患罕見的胰腺癌,讓他更真切的體會到面對死亡的檢視。
每個人都有放不開的驕傲、恐懼、失敗、難堪,但是,如果與死亡相比,這些苦惱都會無足輕重。死亡是最偉大的汰舊換新機制,我們處在壯盛之年,但是時間有限,難道我們還要白白浪費時間困在別人的標準、眼光里嗎?
這些故事不知道真假,但就像許多網絡信息,有時候最大的說服力不是權威,而是一份感動。你會看到賈伯斯給自己保留的座右銘是“保持渴求,留有傻氣(Stayhungry,stayfoolish.)”。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多一點傻氣。
職場貼士:初到單位,你要督促迅速進入角色,別以為自己是新人,等人來教你做事。遇到問題向有經驗的人討教是優點,切忌不懂裝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