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高原來在機關工作,一個月就掙一、二千塊錢,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掙大錢。后來他辭職干了保險,一直做到了部門經理,月收入達一、兩萬元,可他卻一點也不覺得幸福,相反還感到很大的壓力:愛人嫌他不著家老和他吵架,朋友和他收入相差太懸殊不來往,同時嫉妒他干得好暗中和他較勁,他感覺活得怎么這么累!
· 感情上的不穩定感也給人造成很大的壓力。王女士和沒有感情的丈夫離婚了,愛上了自己的上司,感情很好,但是,他有家室,總拖著不愿離婚,她不滿足這樣的“第三者”狀態,可又在感情上離不開他,精神上壓力非常大。
· 小李在孩子出生后就辭職做了專職母親,但最近發現丈夫在外面還有一個女人經常來往,提出離婚他又不干,把他牢牢看住又不可能,小李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
·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們所感受的壓力一點也不比他們少。有位5年級的小學生,除了學習就是拉琴,從來不看電視,也不出去玩,后來小提琴考到了最高級,但心理上卻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 有位家長花了數萬元,把自己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送進了重點中學,結果孩子不能適應緊張的學習環境,經常逃學,不愿學習任何東西。
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協和啟迪心理咨詢中心,楊霞教授告訴記者,緊張壓力不僅會影響人的心理健康,還可以導致人的生理功能的變化,甚至某些軀體疾病。壓力首先會使人感到緊張,在心理上會產生消極的情緒反應,如抑郁、壓抑、焦慮、無助、無望等。在生理上會引起血壓、心率、內分泌等一系列變化,嚴重的會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最后導致心身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潰瘍病、糖尿病、甲亢、癌癥等。
緊張壓力從何而來?
楊霞分析認為,有的人把掙錢當成了生活的主要目標,而不是獲得幸福的途徑,自己就變成了掙錢機器,所以,他當然不會感到幸福了。如果他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目標,從工作中獲得自我實現感,而不僅僅是金錢,壓力就會變成動力了。
在愛情關系上,一個人首先要關心自己的生存狀態。如果自己的感情喪失了獨立性,完全依賴于他人;如果自己沒有所追求的事業目標,整天陷入你我是非當中,他(她)當然會感到焦慮了。
朋友可以和你分享快樂,也可以和你分擔壓力。但現代人對別人戒備心理很嚴重,敏感、多疑,戴著面具在生活。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很簡單,關注、欣賞、幫助別人等行為都可以贏得友誼,但是,許多人只考慮自己的需要,不關心別人的想法。經常考慮別人會怎么看自己,很少為別人做什么。越孤獨,心理壓力越大。
孩子們所感到的壓力主要來自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老師的獎金掛鉤,關系到家長的面子,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出路。不僅要功課學得好,還要培養業余愛好,不僅在學校學習,還要進行課外輔導,孩子沒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和事情,孩子如何能夠快樂?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施加壓力時,要考慮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尊重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
職場貼士:內心的性別或種族偏見。你或許以為面試官與你志同道合因而大書特書,其實這樣不啻是自掘墳墓,職場里不容許性別和種族歧視存在。